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社会频道暖新闻-正文
童伴妈妈任丽和她30多个留守娃(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6-02 07:21:27来源: 天府早报
分享到: 更多

  守护

  “任妈妈,你能帮我去开家长会吗?”

  每个孩子,都是一道光。

  任丽觉得,自己的世界,因为这些孩子变得更加明亮。如今,她的手机相册,已被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填得满满的。

  尽管并非教育专业出身,但任丽是一位15岁女孩的妈妈,更多时候,几乎是以母亲温柔和耐心的本能对待孩子,倾尽爱心。

  常来童伴之家的孩子中,小淘气是个吸溜着鼻涕的小男孩,不是把玩具到处乱扔,就是带着一伙“小战友”闹出走。“一个不开心了,就包着眼泪水汪汪地看着你,一下子就没法生气了。”

  但是好习惯得养成呀,任丽联系老师、找家长,多方沟通,给小淘气讲道理,叫来两个懂事的孩子带着他玩。“嗯,现在小淘气会和伙伴们分享玩具,对人也有礼貌多了,不过,还是顽皮就是。”任丽笑道。

  小桃子的脸颊胖乎乎、红彤彤的,她就总是安静在一边看着小伙伴们玩,跟着大家一起笑呵呵。有一次,小桃子跑到任丽身边,别别扭扭念叨,“任妈妈,你能帮我去开家长会吗?我考试没考好,不敢告诉奶奶,反正老师又不知道我妈妈长什么样子。”说这话时,小姑娘耳朵都羞红了。

  “当然没去呀。”任丽最后还是联系了小桃子的爷爷奶奶,也给孩子在外务工的父母打了电话,“孩子一次没考好,好好总结,分析原因,下次还可以考好。但是撒谎可不行。”

  任丽的“孩子”,还有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小机灵”、特别臭美不梳辫子就撅嘴的“小美丽”、会背很多古诗词和成语故事的“小学霸”、懂事知道帮奶奶做家务的“小管家”……在任丽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太阳,自己要去守护这份纯粹的天真,“让他们能够阳光、健康地长大,就是我的心愿。”

  惊喜

  “任妈妈,吃鸡蛋”

  任丽的“小太阳”们,时常给她惊喜。

  “小可爱”是个有酒窝的女孩,冬天,小姑娘会从怀里掏出一个鸡蛋,悄悄递到任丽面前,“任妈妈,吃鸡蛋。”

  “小机灵”的父母过年没有回家过年,寄给孩子一大包零食,“结果他自己分好包,说哪些哪些不能碰,爷爷奶奶问也不说为什么。”任丽抿嘴一笑,“最后才知道,这是他要留着送给我的礼物。”

  纯洁的心,总是能够最快辨别出身边的真心。任丽觉得,孩子们带给她的这些惊喜,会让她开始反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回归这样的本真。

  成为这30多个孩子的“童伴妈妈”之后,任丽几乎没有了周末,读高中的女儿每周才回家一次的相聚也变得更加短暂。有次,说好了要带女儿去医院验光配眼镜,结果任丽忙起来,完全忘了这件事。

  “女儿还是不高兴了一下子。”一直以来,任丽很满意自己和女儿之间无话不谈的母女关系,她告诉女儿,“如果你的妈妈不在身边,你遇到了困难,需要人来帮助的时候,没人来,你会不会难过?何况,还是那么小的弟弟妹妹。”

  再后来,任丽会带着女儿去童伴之家,本来就是心思淳厚的孩子,任丽的女儿很快成为这帮毛孩子口中的“大姐姐”,这个大姐姐会弹琴、唱歌,和他们一起游戏,没法子不喜欢。

  在任丽看来,当孩子们的童伴妈妈,需要耐心。如今,童伴之家在四川各个市州均有分布,不少地方还自主设点,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加入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中。

  “希望孩子们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长大。”在任丽的这些孩子中,10岁的“小沉默”在过去一年,变得活泼开朗,会把开心和不开心都分享给任妈妈。在任丽的协助下,在广州工作的“小沉默”爸爸表示,会在明年回乡,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这样的消息,总是让我开心。”任丽说。

  一个人

  指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村招募一名在本地生活的妇女作为专职“童伴妈妈”,负责完成排查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履行登记建档、定期走访、指导和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收集需求并及时回应、争取政策落实等职责。

  一个家

  指在项目村建设一个“童伴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陪伴、兴趣课堂和免费亲情视频等服务。

  一套工作体系

  是团委、民政、公安、教育、卫计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和需求。

  童伴妈妈留守儿童的守护者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还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儿童节和你的不一样。在本该享受父母陪伴的年纪,却因双亲在外打工,而只能留在乡村里孤单地与自己对话。书包、玩具、衣食温饱或许能让他们安心学习生活,但妈妈的爱才是他们心里最 需要的“礼物”,他们需要一个“妈妈”……

  这时候,她们的出现,成了孩子们最亲密的守护者。

  她们来自四川各地,有年轻母亲、城市白领、乡村教师……“童伴妈妈”,是她们共同的身份。2016年,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四川省民政厅、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以“一个人、一个家、一套工作体系”为核心的“童伴计划”项目,目前已在四川21个市州53个县的165个村落地实施。

  “妈妈”们的出现,打通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最后一公里”,这群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付出了24小时×7天的全天候陪伴。孩子们从此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游戏有人陪、孤单有人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殷航

  图片由受访者及共青团四川省委提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右侧

导盲犬进入中山图书...

狐猴妈妈也过母亲节

“爬楼轮椅”...

古巴百万螃蟹...

 

    中工网大型主题策划:新新向荣——一个网络小编的EDC装备……

    大多数人是因《时间简史》而认识霍金的……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