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社会频道暖新闻-正文
童伴妈妈任丽和她30多个留守娃(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6-02 07:21:27来源: 天府早报
分享到: 更多

  童伴妈妈 任丽和她30多个留守娃

  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童伴计划” 已聘165位“妈妈”守护留守儿童

  “童伴妈妈”任丽(后排左一)和孩子们。

  雅安市汉源县“童伴妈妈”曹丰群和孩子们。

  南充市东观镇观音桥的“童伴妈妈”。

  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在这个属于小毛孩儿的节日里,欢笑稚语散落各处。即便在僻远乡村,属于童年的欢乐,也未缺席。早在一周以前,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火光村的孩子们,就在村里的“童伴之家”提前庆祝了儿童节。蛋糕、气球、小礼物,嬉戏、猜谜、游园会,他们的快乐,纯粹简单。这些孩子中,大多数的家长都在外务工,这一场庆祝会,是附近几个村的“童伴妈妈”一起举办的。

  2016年,在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十年之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四川省民政厅、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童伴计划”项目。在四川省21个市州的165个村落设立童伴之家,并为每个村配备一名“妈妈”,守护着留守儿童。

  这些妈妈,有的辞去了原有的工作,有的从都市来到农村,她们穿着运动鞋,在山间挨家逐户走访,了解娃娃的生活。一年来,100余名“童伴妈妈”走访留守儿童及其亲友4.7万人次,为农村儿童建档立卡3.5万余份,帮助解决包括协助儿童返校、户籍登记等儿童福利需求7000余例。

  任丽,就是其中之一,在火光村,她有30多个留守的娃。

  应聘

  “笔试题都是问应该怎么照顾孩子”

  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火光村。每个周末,村委会一楼大院,就会孩子们的另一个家。在这里,孩子们看书、游戏、唱歌、跳舞,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嬉戏叫喊。

  稚嫩童声穿透了任丽的心房。这位留着长发,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的农妇,是火光村30余位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在成为他们的“妈妈”前,任丽是位家庭主妇,为上高中的女儿煮饭洗衣,照顾父母,“生活很单调”。

  火光村是南充出了名的“留守村”。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电话中的说着“要懂事,听爷爷奶奶话”的爸爸妈妈。在任丽眼中,留守儿童都很需要特别的呵护。

  2015年底,一张粘贴在村委会的海报,改变了任丽的生活。海报上,有一个名为“童伴计划”的项目,要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找一个“妈妈”。想也没想,她立刻报名。

  让任丽没想到的是,这则招聘“妈妈”的启事,吸引来的人竟然有点多,而且还有笔试和面试。“笔试题都是问应该怎么照顾孩子,特别实在。”最终,任丽脱颖而出成为火光村的“童伴妈妈”。可在那时,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陪伴

  “童伴之家就是村里孩子的另一个家”

  很快,任丽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经过密集培训,2016年年初,她和首批100名“童伴妈妈”正式上岗。在四川21个市州的100个村子里,这群“妈妈”开始了自己的陪伴。

  刚开始,总是异常艰难。任丽需要先对村里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建档和走访,不仅要摸清孩子们的底细,还得向村民介绍“我是谁”。

  别看留守儿童不算多,但真正走访一圈下来,仍花了任丽两个月时间。起初,任丽不被村民相信,她一遍遍解释,实在行不通了,就找村委会主任来当救兵。熟悉起来后,村民们又不停和她拉家常,偶尔还需要为老人们干点农活,“刚开始,每户都得花上1至2天来沟通。”

  摸清了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后,在团省委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童伴之家开办了。这个置于村委会大院的儿童之家,面积约100平方米,进门就能看见几张被拼在一起的矮桌子,彩色小板凳环绕。墙壁前,有一个小型的图书架,配备了一些故事书和儿童读物。篮球、羽毛球、毽子被整齐地置入塑料箱子,放在墙角。院子里,还有一台乒乓球桌。桌壁有些磨损,看得出它受欢迎的程度。

  周一至周四,童伴之家基本不开门。任丽主要工作就是去60余户留守儿童家走访,了解孩子们的近况。周五吃过午饭,她走路前往童伴之家,下午,就站在门外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来这里的大多是小学生,甚至学龄前的孩子,大概有30多个,童伴之家就是村里孩子的另一个家。”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右侧

导盲犬进入中山图书...

狐猴妈妈也过母亲节

“爬楼轮椅”...

古巴百万螃蟹...

 

    中工网大型主题策划:新新向荣——一个网络小编的EDC装备……

    大多数人是因《时间简史》而认识霍金的……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