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炼成“垃圾分类第一院” 居民参与率上升7成-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生活

23年炼成“垃圾分类第一院” 居民参与率上升7成

2019-08-21 15:51:14 北京晚报

  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15%上升至85%

  23年炼成“垃圾分类第一院”

  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家属院位于赵登禹路西侧,仅有两栋楼房,住着400多户居民。小院不大,可在西城区乃至全北京市却名声在外。“这里是北京最早的垃圾分类试点院落,大伙都把这里叫作‘北京垃圾分类第一院’。”大乘巷老住户、同时也是垃圾分类带头人的崔湘文告诉记者。

  从最初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仅为15%,到如今参与率超过85%,崔湘文和小院里的400多户居民坚持了23年。截至目前,在“垃圾分类第一院”的带动下,西城区已先后创建了383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占到小区总数的80%以上。与此同时,区市政市容委还在15个街道组建了一支由2000余人组成、覆盖全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开展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

  █ 90分钟车程挡不住七旬垃圾分拣员

  走进大乘巷教师家属院,第一感觉就是“垃圾桶真多”。每隔五六米就一个,大的三个一组,分为蓝、绿、灰三色,对应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小的五个一组,包括有毒有害垃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大小各一组构成一个完成的垃圾分类回收点。每天一大早,“全副武装”的崔湘文就会守在回收点前,对投放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崔湘文年过七旬,1989年就搬进了家属院。2006年退休后,当上家委会主任的老崔开始指导居民垃圾分类,2015年搬到大兴西红门后,崔湘文不顾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仍然坚持每天早上8点半回到大乘巷“上班”,充当垃圾二次分拣员和指导员。

  此时,老崔拿出写着“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袖标戴在胳膊上,掀开厨余垃圾箱的盖子,崔湘文边打开一个垃圾袋边说:“外表看着分得挺好,还要打开仔细检查,看有没有夹带。居民图省事的情况还是有的,查出来要重新分好。”

  记者看到,每个厨余垃圾袋上都有二维码,对应着相应住户的垃圾分类积分卡。老崔说,每天早晨开箱检查投放的同时,还要扫码为居民记录积分,“如果出现3次分类不规范,就要上门指导。”

  正当崔湘文忙着分拣的时候,一位姑娘风风火火地甩过一袋垃圾,转身要离开。“哎您稍等。”老崔叫住对方,打开姑娘扔的垃圾袋,掏出里面的快餐盒、一次性筷子:“这快餐盒不能跟厨余垃圾放一块儿,您得单扔到其他垃圾里。”这样的劝告老崔每天要说上十几遍。

  12组大垃圾桶会不会成为小区的污染源呢?崔湘文说,每只垃圾桶每天都要清倒4趟、里外刷洗两遍,哪怕暑热的夏季也干干净净,没有苍蝇乱飞,更没有脏水横流,分类垃圾桶现在已成了居民最熟悉的“社区家具”。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锡耶纳赛马节举行古装游行

    锡耶纳赛马节是世界闻名的意大利传统民间活动。赛马节期间,主办方还举行盛大的古装游行,吸引大量游客和当地人前来观看。

  • 新疆泽普县桐安乡:安居乐业新生活

    截至2019年底,新疆将全面完成16万名贫困农牧民从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迁到绿洲、平原。

  • 高温下铁路守护者

    连日来西安持续高温天气,在西安新筑车站,铁路工人顶着烈日坚守岗位,确保列车、钢轨运行状态良好。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奎铁警方文艺小分队开展宣传巡演

    • 优势栏目

      警民共筑连心桥

    • 优势栏目

      把南海边的法治温暖送到4000米雪域高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