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票难求到多元化出行方式 春运旅客归途发生巨变-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从一票难求到多元化出行方式 春运旅客归途发生巨变

2019-01-27 11:25:51 中工网-《工人日报》

  1996年 深圳——河南洛阳

  沙田柚、利是糖和开心果

  “请看管好财物。” 火车车厢过道上挤满了人,列车长根本无法通过,只能拿着小喇叭喊话。这是1996年春运,从广东深圳开往河南洛阳的绿皮火车上发生的一幕,当时在中建二局二公司后勤部当话务员的张燕梅正在车厢里,坐在地上一个装得鼓鼓的帆布袋上。

  出生于1967年的张燕梅如今是中建二局二公司一项目支部书记。1994年父亲去世后,为改善家里条件,次年她来到深圳工作。“深圳收入比较高,职工在总部月收入100元,深圳能拿到400多元。”张燕梅说,上世纪90年代正值深圳南下打工潮。

  1996年,张燕梅迎来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运。“买票的队伍长得看不见尽头。”

  为了上车更容易,不少人将行李从车窗递进去。当时张燕梅站在车门处,紧抓着门上的扶手,5个多小时后,身旁一位五旬大叔发现她不停地捶着发麻的小腿,稍挪出位置,让她坐在他放在地上的帆布袋上,并掏出饼干给她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经济特区,深圳能买到很多内地没有的物品。“力士香皂、丝袜、塑料袋、风油精、泰国红花油……回家前大家都会去沙头角等地方逛逛,买上一些老家没有的东西带回去。”当时张燕梅的帆布袋装了带给母亲的两个沙田柚,一瓶进口洗发水,一包利是糖和一袋开心果。

  “你家杀了几头猪?”“你在的那个厂工资高吗?”都是同乡,火车离家愈近,大家禁不住唠起了家常。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1252万常住人口中,有818万为非本地户籍人口,全市就业总人数943.29万人。

  1998年 北京——烟台

  第一次坐飞机,不假思索地要咖啡

  1998年从北京回威海老家,是大学毕业后在外企工作的吴轩,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买不到车票,老外老板给我多批了一笔回家的费用,让我买机票。”

  虽然外企工资高,但是一张机票的价格,也相当于吴轩近半个月的工资。“关键是不好买票,也不知道怎么买,当时老外老板回国的票,都是拜托可以招待外宾的星级酒店代订。”吴轩找到了自己所有的证件,一股脑地都带上,跑到位于西城区西单的民航售票窗口,才买到了回家的票。

  咬咬牙,打了车,到了首都机场,当时机场只有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还在建设中。为了怕出糗,吴轩追着海归的同事问了很久,怎么办手续,怎么要饮料。“拉着行李箱站在大厅里,先看别人怎么办,然后自己再拿着机票和证件过去。值机时问我坐哪里,我不假思索地说要靠窗户的,为了看云彩。”吴轩坦言,“第一次坐飞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空姐问我要什么饮料,我不假思索就说咖啡,因为咖啡最贵。”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只有1004架民用飞机,其中波音737有161架,民航运输旅客5755万人,国内航线里程99.4万公里。2017年,我国有民用飞机5593架,其中波音737有1357架,民航运输旅客55156万人,国内航线里程423.7万公里。

  多年以后,吴轩已经习惯了网上订票,网上值机,他会选靠过道位置,为了方便上厕所,他会选要一杯矿泉水,为了减少糖分摄入。“有的时候从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出发,到了那个圆形的候机厅,还能想起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情形,昔日的奢侈之旅,如今已然寻常。”吴轩说。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7日举行

    • 优势栏目

      深圳高质量发展“充电” 比肩巴黎、伦敦

    • 优势栏目

      深圳坪山区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