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票难求到多元化出行方式 春运旅客归途发生巨变-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从一票难求到多元化出行方式 春运旅客归途发生巨变

2019-01-27 11:25:51 中工网-《工人日报》

  从一票难求到多元化出行方式,春运旅客的归途发生了巨大变迁

  【新闻广角】用一场团圆慰藉这一年的奋斗

  2019年1月24日,北京西站站台,旅客踏上列车。本报记者 王伟伟摄

  1972年 贵州——上海

  一趟三天三夜的“远征”

  1970年,7岁的上海人谢建平跟着父母来到贵州风华厂,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坐上火车,年幼的他只记得睡了三天三夜,就来到了一个山沟,那里有着和上海一样的厂区,而父母也将在这里工作到一直退休。现在,谢建平是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工会主席。

  当时,在全国范围,和谢建平父母一样的职工,有数百万人,被称为“三线人”,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职工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而他们自己,也离家万里。每年春节,从山沟沟回到大城市,宛如一场远征。

  1972年谢建平第一次返乡,风华厂里有3000多名上海职工,厂区人人讲上海话,到了春节,附近小车站会形成独有的“回上海”风景。谢建平和父母从遵义站出发,坐三天三夜蒸汽机车绕道广西才能回上海,浓浓的黑烟从车厢里飘过,脸上扑满了煤灰。就连在车上吃盒饭时,洁白的饭粒中时不时会飘来细小的煤灰颗粒,每到一个大站,车上的人争先恐后地下车洗脸。当时很难买到卧铺票,谢建平和父母只能趴在座位上睡觉,早晨一觉醒来,脖子居然落枕了。起床后要喝水还要等到下站后去站台接,没水就只能一直渴着。

  1976年,谢建平第二次返乡,他专门跑到“工农兵车厢”,车厢桌子下面有个板子,他就这样在板子和行李架上躺了三天。那时,厂里的工会干部经常跑铁路,希望能加挂“探亲车厢”,但受限于运力不足。

  吃煤灰的情况直到1978年发生改变,那一年,跑上海的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谢建平第一次坐上了柴电机车,湘黔线贯通后,火车可以走珠海方向去上海,返乡时间也缩减到两天两夜。而从上海回贵州,母亲给他背包里再也没有了各种食物,换成了大白兔奶糖和皮鞋。

  如今, 3000多名上海职工大多退休返沪。1999年,谢建华的母亲回到江苏昆山定居,他开始坐飞机探亲,2个半小时就能到家。“我的返乡路,发生了巨大变迁。”

1 2 3 共3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7日举行

    • 优势栏目

      深圳高质量发展“充电” 比肩巴黎、伦敦

    • 优势栏目

      深圳坪山区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