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玻璃脱落 副驾驶半身悬窗外-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万米高空玻璃脱落 副驾驶半身悬窗外

2018-05-15 01:04:02 北京晨报

  专家分析

  此次备降堪称“奇迹迫降”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次川航3U8633迫降点赞,称其为“奇迹迫降”,而刘传健被称为“英雄机长”。

  资深机长姚永强曾撰文分析机组在缺氧状态下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介绍,国内一家航空公司波音737机型的一名飞管部飞行员在美国FAA实验中心做了一次机组缺氧失去意识的测试,飞行员在增压舱模拟飞机慢速失压,此飞行员身体素质很好,而且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情绪去做这次测试,当“飞机”座舱高度达到25000英尺(7620米)时,飞行员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昏睡过去。他表述说,因为飞机是缓慢失压,每个人对缺氧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头痛、耳鸣,就像喝了二两酒,在兴奋中迅速失去意识,自己是有准备的。而实际上,飞机平时巡航的高度,是远远高于这个高度的。

  果壳网主笔“瘦驼”表示,民航史上前一次发生这种事故还是在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航班在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BAC111客机左风挡脱框,没有系安全带的机长被吸出机外,幸亏被副驾驶和随后赶来的空乘死死抓住,飞机在副驾驶操纵下安全备降。事后调查发现飞机在事发前一天刚刚检修过风挡,机务用了错误型号的螺栓固定风挡,导致在巡航时无法承受压力差迸裂。他分析说,瞬间失压鼓膜受伤,巨大的风噪让无线电和机舱内通话几乎不可能。因为是高原航线,为了安全,机组在事故后还得在近8000米高度飞了近10分钟。机组能在这样恶劣情况下控制飞机安全落地,绝对立大功一件。

  对话机长

  “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

  专注于还原航空灾难的纪录片节目《空中浩劫》里面记录了英航5390号的故事。刘传健是一名老机长,他看过包括《空中浩劫》在内的多部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他常常从这些世界级航空事故中进行专业研析。14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传健: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一次全面的体检。

  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他们说这次备降非常难?

  刘传健: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至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非常稀薄吧?

  刘传健: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备降机场的位置等?

  刘传健: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备降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传健: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当时我的身体应该是产生了非常大的抖动。

  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

  刘传健:大概20多分钟。

  记者:能说说你的经历么?

  刘传健:之前一直在军校飞行。2006年转业后一直在川航工作。

  记者:网民说你的这次经历跟《萨利机长》比较像?

  刘传健:《萨利机长》我看过,其实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记者:有没有想过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刘传健:平时有一些经验,从刚毕业到现在已经飞了几十年了,这方面还是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

  北京晨报记者 吴婷婷

  综合成都商报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汶川地震十周年

    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坚强。难忘守望相助的日日夜夜,致敬不屈不挠的灾区人民。

  • 母亲节大声说出爱

    人一生中最坦诚的时候往往是儿时或者是老年,年轻时的我们藏了太多话,尤其是对家里人,对我们的母亲。

  • 如何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你知道吗?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申报条件不尽相同。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特稿86】地震孤儿的10年回家路

    • 优势栏目

      【汶川地震十周年】映秀花开

    • 优势栏目

      【热点关注】配售成风,药酒可以这么卖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