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有十多只明亮的眼睛 地面上苫盖不到位的渣土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科技

太空中有十多只明亮的眼睛 地面上苫盖不到位的渣土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2019-02-21 14:43:34 北京晚报

  今起三天,气温平稳向暖。但是,随着气温回暖,雾霾天气也将重新出现,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克难刻不容缓。

  目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在推进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污染物排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以及污染来临时应急减排、降低污染浓度、缩短污染时间工作中,都得到科技的强力支撑。其中,一股来自距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太空科技力量功不可没。

  最近,记者探访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部,了解这里的工作人员如何利用卫星助力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部最年轻的一个业务科研单位,卫星中心成立不到十年,但已经开展秸秆焚烧、沙尘、颗粒物、污染气体、散煤燃烧、散乱污企业监管等领域的遥感监测和数据应用研究,累计为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和地方合作单位提交报告5200多期,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污染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余颗卫星太空“瞭望”

  遥感影像实现高精度监管

  走进海淀区北清路附近的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只见运管部工作人员初东正迎着北风,攀上简易的扶梯爬上楼顶,检查卫星接收天线的运行情况。记者注意到,楼顶除了有人们熟悉的卫星接收“锅盖”外,还有一个圆球。初东径直走向圆球,打开了一扇小门,“圆球”里面显现出一个大“锅盖”。“圆球里的‘锅盖’是极轨卫星接收天线,为了跟踪接收不同轨道的卫星数据,专门安装了可以驱动天线转动的电机装置。天线外加上圆球罩可以有效防止雨雪天气影响电机工作,并且起到防尘的作用。”她说,这座极轨卫星接收天线口径为4.2米,能接收8颗不同轨道的卫星数据,只要卫星过境,天线就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接收策略自动跟踪,接收到的数据会传输到楼内的数据接收中心,供各业务部门使用。

  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一号A、B星;2009年,中编办批准成立环保部卫星中心;2012年,环境一号C星发射;2013年,环境遥感全面进入业务化运行……如今,服务大气、水等环境要素治理的中外卫星已经超过10颗,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风云三号等,这些卫星不间断从太空传回最新的遥感影像。以高分二号卫星为例,它距地面600多公里,空间分辨率可达0.8米,“通过它,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地面上那些没有苫盖到位的渣土运输车,实现高精度监管。”大气部正高级工程师毛慧琴对记者说。

  用卫星治理大气,仅设备尖端还不够,还得有会使用的人。大气部负责人厉青告诉记者,高学历人才密集是整个卫星中心的一大特点。以大气部为例,工作人员半数以上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片”状扫描地面大气环境

  有效识别疑似“散乱污”企业

  让卫星在大气治理中发挥最大作用,成为这些年来卫星中心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目标。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他们已经初步实现对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沙尘、颗粒物、污染气体等大气环境的常态遥感监测以及数据分析应用。毛慧琴说,利用卫星助力大气污染治理,总结起来主要有两大应用。

  应用

  立体监测评价大气治理效果

  首先,评价各地区空气质量的状况以及减排效果,为下一步大气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毛慧琴说,由于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是呈点状分布,卫星在天上运行,可以“片”状扫描地面大气环境,科研人员利用大气遥感反演技术,并结合地面站点数据和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可以点面结合、时空连续地对空气质量进行立体监测和分析。

  自2013年开始,卫星中心大气部持续5年对近地面PM2.5浓度区域分布情况进行日常遥感观测。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分布图显示,京津冀地区通过多年治理,PM2.5改善非常明显,但汾渭平原的改善幅度相对较小。去年,生态环境部在部署秋冬季大气治理强化攻坚行动中,将汾渭平原也纳入其中。

  去年11月23日至26日,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袭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苗头刚起,就被天上的卫星发现了。大气部工程师陈辉对记者说,遥感影像显示,污染气团最早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形成,之后污染气团整体面积越来越大,局部污染累积加重,最终在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在太行山前聚集。“我们的卫星每天‘扫描’两次,一直密切关注污染气团的动态变化情况。”陈辉说,令人稍许欣慰的是,这次污染虽然整体影响范围较大,但卫星监测反馈,PM2.5浓度始终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和“爆表”现象,“说明各地这些年来的污染减排和这次的重污染应急措施发挥了作用。”

  应用

  高精度筛查助力环境执法

  其次,高精度遥感筛查,有效识别疑似“散乱污”企业。

  去年,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通过卫星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找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PM2.5浓度比较高的地方,进行重点监管。远在千里之外,监管部门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哪些地方有环境问题,从而提高监管效能,有效解决环境执法人员数量少、监管区域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困难。在“千里眼”计划中,卫星的作用非常关键。

  大气部正高级工程师王中挺告诉记者,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区域重污染高发指数分析,可以根据污染高发指数,精细化提取并筛选出1公里乘以1公里的重点督查网格,同时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可以识别疑似“散乱污”企业。

  厉青介绍,配合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第二阶段在汾渭平原的督查,大气部对汾渭平原的热点网格及疑似“散乱污”企业进行了筛选分析,从汾渭平原11座城市中共获取热点网格2032个,疑似“散乱污”企业554处,提供给相关执法检查部门,有力地支持了此次强化督查。

  去年3月9日至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大气部根据3月12日的卫星监测结果,选取污染较重的北京市、石家庄市、郑州市、焦作市等共14个城市,每个城市选取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网格,并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筛选,共筛选出600个污染浓度异常的热点网格,提交给当时的环保部环监局,为环境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新卫星升空提高监测水平

  加大对温室气体监测研究

  去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也是世界首颗能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它搭载了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进一步增加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此外,生态环境部为主用户的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已立项启动研制,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即将立项,这些后续卫星将持续助力大气环境监测、监管和环保执法。

  厉青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高分系列卫星,加强大气治理的科研攻坚,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如: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对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企业无组织排放进行动态监管。毛慧琴说,大气部曾经用卫星“盯”上京津冀及周边某城市的一家钢铁厂。按照规定,钢铁厂的物料必须堆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但是,从去年7月一直到10月,这家钢铁厂的物料一直露天堆放,未建设密闭工棚,也没有苫盖。“这属于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不到位,属于整改对象。”

  此外,大气部未来的另一项研究重点是温室气体。毛慧琴告诉记者,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日益重视,我国也明确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实现减排,就要搞清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及排放特征。“我们可以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结合大气化学模式数值模拟,研究它们的时空分布,为未来的减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毛慧琴说。

  本报记者 张航 文并摄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19春节黄金周

    春节即将到来,不少人在期待着假期的同时,也开始担忧自己的钱包:给长辈的红包、给晚辈的压岁钱、准备年礼……

  • “他乡·故乡”直击2019春运

    2019年春运临近,12月23日,2019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铁路部门增加运力,出台多项措施方便售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票买、买票方便。

  • 中工民生跨年特别策划:“稳稳的幸福”

    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用“心”温暖社会。烟火人间,他们是无名之辈、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稳稳的幸福却浓缩着整个社会的生动写照。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铁路加开列车 应对新一轮春运客流高峰

    元宵节后,各地学生流、务工流叠加,给春运“后半程”增添压力。各部门守好安全底线,做好运输服务,应对新一轮客流高峰。

  • 妈祖蔗塔

    每年正月期间,莆田市延宁宫内都会展示由当地人制作的妈祖蔗塔,蔗塔总高5.3米,净高4.2米,用去皮甘蔗切成小块叠成。

  • 非遗宫灯急需 美丽传承人

    传统宫灯制作精美,吸引了在场的小朋友。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元宵佳节,故宫灯会引来万众瞩目。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守护怀衡铁路安全的“佩奇”

    • 优势栏目

      武汉五芳斋第31届汤圆节开锅 江城三镇市民“赶集”元宵节

    • 优势栏目

      “我们在一起”元宵喜乐会:趣味活动传递温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