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交通

坐火车不取票,要“靠脸“了?这些电子证件与您息息相关!用上省时又省力

2018-11-26 21:30:51 中国侨网

  资料图 旅客在人工窗口前排队

  

  别忙着失落!

  您所期待的好消息,

  说来就来了!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

  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全面推广 。

  自此,

  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居民,

  将可通过刷证,

  直接检票进站!

  

  

  01

  啥是电子客票?

  据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实行电子客票,就是将纸质车票承载的旅客运输合同凭证、乘车凭证、报销凭证功能相分离,以电子数据作为铁路旅客承运合同凭证。

  

  旅客通过互联网购票成功后,将收到购票信息单。

  

  这张信息单上,记录了旅客购票的车次、座位号等信息,但仅仅用以告知旅客相应信息,并不作为乘车凭证。

  

  旅客到达高铁站后,无需换取纸质车票,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直接通过进站口和验票闸机,进站乘车。

 

  

  11月22日起,海南环岛高铁已开启电子客票服务试点。前往乘车的旅客,凭身份证件通过电子人脸识别检票闸机仅需3秒钟。

  

  体验过的乘客表示:

  简直是流水般的过检速度!

  

  据悉,此次不仅全面取消高铁车票,在多数一二线城市将同时开通“刷脸”进高铁站。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都已支持“刷脸”进站的快速服务。

  

  也就是说,纸质车票时代即将过去,“证件+手机”将令大家在回国时畅行四方!

  02

  电子客票怎么用?

  首先,您在购买车票时,仍是通过中国铁路12306官方网站、手机APP及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点等多种方式实名制购买。

  

  进站和检票时,持:

  二代身份证、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五种可机器识读证件的旅客,

  直接使用证件自助核验及检票乘车。

  

  在12306网站购买电子票的旅客,还可以凭12306手机APP生成的动态二维码,通过车站自动检票机,扫码办理进出站检票手续。

  资料图 海南环岛高铁已开启电子客票服务试点

  

  持不可机器识读购票证件的旅客,在专用实名验证口和检票口,由工作人员扫描其购票信息单二维码或手工输入其证件号码核验进站乘车。

  

  乘车时,如遇列车工作人员查验车票,只需提供购票使用的身份证件。

  

  如因行程变更需车票,进行退票或改签,使用非现金支付且未打印报销凭证的,可在线上、线下各渠道办理。其余情况仍需到车站窗口办理。

  03

  电子客票咋报销?

  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购票,购票成功后,旅客都会收到铁路部门推送的电子客票通知单,并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印报销凭证。

  

  旅客可通过售票窗口,或使用自助售票机打印所需要的报销凭证,有效打印截止日期为乘车后30天内。

  

  报销凭证外观类似于纸质车票,与纸质车票不同的是,上面写着“仅供报销使用”六个字,并且没有具体的座位信息。

  资料图 海南旅客“刷脸”进站

  

  看过后是否觉得,

  电子化车票大大便捷了您的出行?

  事实上,除此以外,

  国内还有许多

  与华侨华人切实相关的证件&操作 ,

  都已走向电子化。

  小侨在此一一梳理,

  速速查收,

  存好这波干货!

  “电子身份证”:扫扫就能用

  

  4月17日,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认证的电子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简称“网证”)首次亮相支付宝,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个城市的多个场景试点。

  

  使用时,只要打开网证二维码,通过“扫一扫”即可证明自己的身份。

  

  也就是说,以后这些地区的华侨朋友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必翻箱倒柜,非找出压箱底儿的身份证不可。只需带好手机,便能轻松证明“我就是我”。

  

  有人可能要质疑了:传统的身份证一旦丢失,就存在被不法分子冒用的风险。把身份证绑在手机上,一旦手机丢失,个人身份还安全吗?

  

  警方早已想到这点!

  

  电子身份证设置了自动删除功能。一旦用户手机丢失,只需在其他任一手机上登陆微信,原手机微信上的“网证”就会自动删除。

  

  此外,用户还可以去可信身份证受理点重新“刷证”,用二代身份证芯片再办一个新“网证”,旧“网证”自动作废。

  资料图 图为“网证CTID”小程序

  忘带行驶本?“电子驾照”救急!

  目前,国内包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已推出了在线电子驾照——作为实体证件的补充。在没有带实体证件的情况下,通过电子证件也可接受路面查验等。

  

  那么,如何注册“电子驾照”?

  

  以深圳为例,车主只要在微信钱包的城市服务页面,点击“车辆服务”中的“驾驶证业务”,再进入“深圳驾驶证业务”,完成“星级用户认证”后,即可申请电子证件。

  

  系统自动将证件生成专属动态二维码,与注册时提交的驾驶证、行驶证图片合成为实时“电子驾照”。

  

  “电子社保”在手 办事快捷无忧

  出国后,你的社保账户还存在吗?如果还在,每月正往里缴费多少?你的社保一共缴存多久了?目前余额是多少钱?

  

  这些问题,连常年生活在国内的人都一知半解。对于定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而言,更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成了一笔糊涂账。

  

  不过,这事还真不能怪大家不上心,因为传统的社保查询方法,确实麻烦——

  

  线下查的,必须专门携带身份证跑一趟社保大厅;线上稍好点,不过也得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官网,登陆后输入身份证号或手机号,获得网页验证码及短信验证码后,才能进入。

  

  上点岁数的会不会操作姑且不论,光这个手机验证码,对于没保留国内手机号的侨胞朋友在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了。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年初,微信新版“电子社保卡”已上线!

  

  有了它,侨胞朋友即使身在海外,也可以随时进行社保查询、社保缴费、查看医保所在地等操作。

  

  在这里,个人参保类型、每月参保状态、个人缴费记录应有尽有;最常用的医疗保险个人消费明细、个人账户余额等,也十分详尽。

  

  此外,有意在住房限购城市买房的朋友,还可以通过它查询社保连续缴费年限,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电子社保卡”功能已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圳、宁波、厦门、嘉兴、长沙、苏州、西安等多地人社部门完成对接。

  

  其中有没有你的老家?滑动下方“手机”屏幕,找一找吧!

  (滑动“手机”屏幕查询更多地区)

  

  不需买票!刷二维码乘地铁

  如今,在国内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不光在城际之间,城市内的公共交通,也发展得十分迅猛。

  

  此前,市内乘坐地铁,一般会用现金购买单程票,常住人口多用提前充值好的地铁卡消费。

  

  可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习惯事事都刷“二维码”。这不,地铁二维码支付通道,已经在越来也多的城市内开启了!

  

  广 州

  

  去年11月,全国首个地铁乘车码正式在广州上线试运营,乘客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将二维码靠近地铁站的云闸机,即可扫码入闸乘坐广州地铁。

  

  上 海

  

  2018年1月20日起,上海地铁全网络试行基于Metro大都会APP的“地铁快付”系统刷码进出闸机。在标有“刷码过闸”或“本闸机支持保通卡和刷码过闸”字样的闸机上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进出站。

  

  北 京

  

  今年7月29日起,扫二维码乘坐北京地铁时,可以用微信支付,二维码乘车支付还扩增为工商银行、微信支付、支付宝及京东支付四个渠道。

  

  天 津

  

  2018年11月,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已经开展地铁闸机端盖改造工作,改造后的闸机将具备手机二维码扫码检票过闸功能,预计年底能够完工。

  

  安 徽

  

  在安徽合肥,“刷手机就可过闸进站坐地铁”的全新技术——“一号通”已成功通过部分站点实验,预计在2018年底,即可投入使用。

1 2 3 共3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甘肃张掖出现沙尘天气

    甘肃省张掖市出现沙尘天气,当地气象台于16时45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甘州区、高台、临泽、山丹将出现沙尘暴天气。

  • 青海民和:撂荒地成了致富田

    刚刚经过大雪的滋润,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的后山上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覆膜机从山间的田地上缓缓驶过,卷起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 扶贫村第一书记“卖菜”记

    近日,河北省威县佃尚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孙业峰帮助村民销售滞销蔬菜的事刷爆了当地人的朋友圈,网友们纷纷为这位扶贫书记“点赞”。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雪龙”号驶入南大洋浮冰区

    • 优势栏目

      贵州榕江: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娘子军”

    • 优势栏目

      广西武鸣:“扶贫车间”办到村里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