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青春献给塞罕坝 他是百万亩林海的守护者-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35年青春献给塞罕坝 他是百万亩林海的守护者

2019-09-16 13:08:48 中国新闻网

  第一代务林人住过的马架子。袁秀月 摄

  塞罕坝土层薄、气温低、无霜期短

  然而,在荒地造林何其困难。这个过程曾被外界形容为“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因为塞罕坝属于特殊地形区,气温低,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1.4℃。无霜期短,建场初期不到50天。而且土层薄,薄的地方不到十公分,厚的也只有20到30公分左右。年均降雨量不到500毫米。”张向忠说,在这样的条件下能造成百万亩林海,实属不易。

  张向忠的岳父就是第一代造林人,他常说:“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好多了。”那时,林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很差,很多人要住地窖子和马架子。林场粮食匮乏,为了解决职工家属的吃饭问题,很多人都要边种树边种地,边生产边生活。

  冬天气温达零下40多℃,经常风雪肆虐。一位老职工曾描述:“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烤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

  “他们那个年代都是一心工作,没有别的。”张向忠说,虽然条件艰苦,但老一辈对工作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建场初期,即便场长、书记到基层检查,也得排队打饭,加塞都不行。

  张向忠和同事在工作。袁秀月 摄

  第二代务林人的担子也不轻

  上世纪80年代初,林场在大规模造林结束后,转入营林阶段。所谓营林,即“森林经营”,包括提高森林质量、发展生态多样性、预防火灾和病虫害等。

  很快,年轻的张向忠就投入其中。虽然过了最艰苦的创业时期,但第二代务林人的担子也不轻。因为没有森林经营就没有林木的生长,靠自然竞争,林木的生长会很缓慢。更重要的是,造林一时,管护却是一世。

  张向忠常年驻扎在最基层林区,和同事穿梭在林木间,反复探索研究,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解决了罗盘仪导线测量对中误差问题,解决了采伐标准地与林分平均胸径存在差异影响作业设计精度问题……

  近些年来,塞罕坝造林进入“啃骨头”阶段——在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造林。很多地方坡度陡,机械无法作业,只能由人把苗木运上山,一个人每次只能抱一棵或两棵上山,造林成本相当高。

  张向忠带技术员反复实践,创造了不整地等行距不等株距造林方法,解决了石质山区造林绿化成活率低的难题,使其达到90%以上。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七十载:消费彰显生活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居民商品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 聚焦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6日至22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今年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将在天津举行。

  • 聚焦2019中秋小长假

    月圆人团圆,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团圆意识,从渴望家的团圆、家人团聚,到祝福国家富强、民族团结,这种情感与中秋节始终相伴。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武铁警方为孩子们讲安全开学第一课

    • 优势栏目

      开学第一课 铁警话安全

    • 优势栏目

      奎铁警方文艺小分队开展宣传巡演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