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山乡巨变——来自贵州扶贫一线的报告

2019-02-12 14:15:42 新华网

  山中人

  有时,读懂一村、一人的命运,才能真正认识一片巨变中的土地。

  ——海雀村

  这是乌蒙山区深处毕节市赫章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

  30多年前,这里黄沙遍地、一贫如洗。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海雀村村支书文正友说,上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人口增长率高达13‰。全村168户、730人皆为贫困人口,住的是杈杈房、茅草房。以地为席,与畜同居,过着“家家断炊、衣不蔽体”的日子。

  千百年的贫困,沉重如山!

  民腹饥而囊空,村贫瘠而屋漏。以海雀村为代表的毕节极贫现象成为中南海的牵挂。1988年,致力于解决贫困难题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由此诞生。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彝族汉子文朝荣认准了这个理。在中央及各级部门支持下,他带领海雀村的男女老少,以种树的方式,与命运抗争,向荒凉宣战!

  那是一段完全靠勇气、毅力、执着支撑的岁月……

  100多公里的运苗山路,踩着稀泥,赶着马车,一个来回就得几个昼夜。饿了,就啃两口随身携带的苦荞粑。渴了,就喝山里的溪水;

  千辛万苦栽下的苗死了,一群汉子哇哇大哭,哭完,接着种;

  饿,实在干不动了,文朝荣悄悄拿走老伴为给女儿坐月子攒下的几个鸡蛋,给大伙儿提供能量……

  3年时间,荒秃秃的石山上硬生生栽下了1.16万亩松树!

  寻访之旅,依然陡峭险远。站在海雀村顶,眼前依然是无边群山,却已是林海涛涛。清风过处,如有一股撼山的英雄气久久回荡。

  今日的海雀村,养猪、养牛、种中药材……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万亩林场,不仅保护了海雀的生态,也成了海雀人的绿色银行。一个苦甲天下的穷村,一跃而成林茂粮丰的路标。

  群山漫漫,可以阻挡人们的视野;

  漫漫群山,也可以升腾起无尽的希望!

  ——1万个“消失”的村寨

  “当老房子最后一根房梁倒塌到地上时,就觉得心被猛地撞了一下。”

  回想起3年前拆除旧房情景,贵定县关口村破瓦组腰箩滩寨村民岑明富仍控制不住眼泪。“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觉得没了希望。”当年全寨8户40人,32人是贫困人口。

  如今,岑明富和全寨人搬到县城,住上了新楼房,找到了新工作,彻底变成“新市民”。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贵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根据规划,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从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城镇化集中安置。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上百万群众将因此告别“穷根”,1万余个3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将从地图上“消失”……

  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乡。

  《晴隆县志》记载,三宝乡的苗族、彝族群众是在明清时期为躲避战乱而迁徙至深山。

  山高、谷深,保全了性命,却从此也让代代人陷入贫困深渊。2014年底,全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9%,列全省第二。

  “只有整乡搬迁,才会有出路。”晴隆县副县长、三宝乡党委书记贺伯果吐出这句话时一字一顿。三宝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全乡村寨都“挂在”半山腰,有1233户5853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7%,缺水严重。2016年,政府决定将三宝乡整乡搬迁至县城,目前已有超过80%群众签约搬迁,一个全新的“三宝乡”已然可见。

  山一样的艰难,终难敌山一样的意志!

  “贵州易地搬迁规模世界罕见。”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贵州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是自己挑战自己,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效果更好的路子。

  这是一组令人动容的数字:2013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1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已有15个县(市)脱贫出列。

  ——“能人”陈相友

  亘古之变,扭转的又岂止温饱。

  时代风潮,改变最深刻的是人。

  一片大山之中,有人在为摆脱千百年的贫困奋勇倾力,有人已经搭上新时代的快车,开拓祖辈前所未有的生活。

  “农民?那是几年前的称呼了。一切都变了样儿!”说出这话的是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村主任陈相友。“你看,现在还有几个老百姓是守着土里刨食?基本都从事旅游开发了。”

  陈相友,38岁。简洁的话语,清晰的思维,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能人”的干练。

  陈相友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但从小开始,穷怕了的母亲就一门心思让他离开大山。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就外出打工。

  2016年,他在乡亲们反复动员下返乡,正值换届选举,顺利当选村主任。

  村里有一片100多亩的“不毛之地”。看着村民们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陈相友想了好几天,跑去联系农业专家,对土质进行勘测分析,然后拿出了“农耕文化体验园”计划。计划实施的第一步是土地流转,他与村干部们一家家去做村民工作。第二步就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现在,这片荒地上每年都会长出油菜花、草莓、蓝莓,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紧接着,又是组建合作社,又是发动群众入股搞旅游公司……乡亲们看不懂,但信任他。短短两年时间,依靠几里地外的大瀑布和越来越多的翠竹、越来越美的环境,全村开办120多家农家乐、民宿,一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不光是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对人脑筋的改变。”陈相友说,“这个变化太剧烈了,也是最可贵的。”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实现“全村公司化、全民股东化”,每个村民都与公司利益联结上……

  一个村庄,一个群体,一个时代。

  34年前,在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心里,他不信眼前的大山成不了村里的“粮仓”;

  今天,在凯旋村新主任陈相友眼里,他觉得眼前的大山就是藏着金山银山的“宝藏”……

  历史长卷,村庄如画,晕染出的正是一个生动传神的当下中国。

1 2 3 4 共4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19春节黄金周

    春节即将到来,不少人在期待着假期的同时,也开始担忧自己的钱包:给长辈的红包、给晚辈的压岁钱、准备年礼……

  • “他乡·故乡”直击2019春运

    2019年春运临近,12月23日,2019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铁路部门增加运力,出台多项措施方便售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票买、买票方便。

  • 中工民生跨年特别策划:“稳稳的幸福”

    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用“心”温暖社会。烟火人间,他们是无名之辈、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稳稳的幸福却浓缩着整个社会的生动写照。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超人”是怎样炼成的

    • 优势栏目

      春节期间的地铁守护者

    • 优势栏目

      绿皮临客:春运“启航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