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矿工的震后生活:挺过172小时,地震中失去的东西都会挣回来-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最牛矿工的震后生活:挺过172小时,地震中失去的东西都会挣回来

2018-05-02 10:12:13 成都商报

彭国华在山上承包的林地,再过三四年,大批的树木就可以成材了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

  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

  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

  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生命力强的树木,都活下来了” ——彭国华

  人物名片

  “最牛矿工”

  彭国华

  彭国华,今年47岁,安州区雎水镇人,靠种植林木为生,从1993年开始在老家附近矿山工作。2008年“5·12”地震时,在雎水镇附近一家矿场打工的他被埋在矿洞里,依靠雨水、手纸、小便充饥缓渴,坚持172小时后被亲人、工友、战士联合救出,被称“最牛矿工”。获救后,彭国华学会了泥瓦工手艺,以此谋生,农忙时回家照看林木。

  ■地震之后,他被报道为“最牛矿工”,一度被人们称为“传奇”,他并不这么认为,“啥子传奇哦,也就是命大而已!”

  ■困在黑暗中这么久,会不会留下黑暗恐惧症?面对这样的问题,彭国华提高了嗓门:“胆子更大了!一个人走夜路都不怕”

  ■他一时说得兴起,“以前买东西还要讨价还价,现在拿着东西就给钱……”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三轮车行驶在山路上,转过弯、翻过坎、穿过隧道,彭国华双手扶着把手,不时拉下面罩,挡住卡车掀起的尘土。沿路青山徐徐后退,开往矿山的卡车,缓缓爬行,发出闷响……十年前,彭国华被封堵在洞中172小时。获救后,他就是从这条路被人抬出去的。他至今记得那个下午,来不及开走的卡车停在路边,山头在太阳光下模模糊糊,所有人都在逃离。

  地震后,彭国华和他的村子整体搬到了安州区雎水镇,当过泥瓦工、修过高速路、开过小卖部,无论工作怎么变,他都还是要在春秋两季回到20多公里外的老家,看管父辈留下的柳杉林。踩着青石上的苔藓,穿行在树林间,二十多年前种下的柳杉,一直都是彭国华手中的“底牌”,也是一家人生活信心所在。

  家园

  “地震前有的家具,现在都有了”

  绵阳安州区雎水镇,镇虽不大,却店铺林立、格外热闹。附近有矿场,矿上工人下班后,都喜欢挤到镇上餐馆,炒几个小菜、喝上两杯。彭国华骑着三轮车,从镇上经过,穿过主街,拐过弯就到家了。

  虽只念过小学,在和外人介绍这里时,他都会一口乡音:“我们这儿是文学家沙汀的故乡”。

  道喜村共有三百多户村民,地震后,整个村子都从山上搬到了离镇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村子变成了小区,平房变成了楼房,小区大门口,老人们坐成一排,聊着天。

  小区中央,是一块水泥搭建的舞台,上面晒着粮食,舞台栏杆上牵着线,串着一排一排萝卜干。彭国华的家在舞台左侧一楼,妻子文友会打理着一间小卖部,白天都坐在客厅绣鞋垫,有人站在窗边喊,她就拿着副食递出去。

  4月15日,彭国华从林场回到家中,文友会放下鞋垫,从厨房里端出4个同等大小的搪瓷碗,两碗菜、两碗饭,夫妻俩坐在小方桌上吃起来。胡豆炒肉、炝炒生菜,彭国华把菜夹到碗里,大口嚼着。

  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地震前有的家具,现在都有了。” 说到这些物件,彭国华有些得意。地震前,他修过青藏铁路,最远甚至到过广西做建筑工,天南海北跑,最后回到老家矿山做矿工。2000年,他拿出积蓄盖了新房,直到2005年才还完账。还没来得及享受,2008年,地震把房子夷为平地。

  “好在一家人都还在。”彭国华说,“老天爷饿死的都是懒人。” 地震后,他开始跟着人学“码房子”(修房子),最后掌握了泥瓦工这门手艺,一天能够堆砌2500多块砖,他的工资也从80元一天涨到了120元一天。

  挣钱不多,彭国华终究还是借助10年时间,让家里的一切都恢复到更好的状态,儿子在成都找了份工作,女儿也开始上初中。每周五,彭国华都会把车子开到秀水河,等到乘坐末班车回来的女儿,女儿回家,也是一家人饭菜最丰盛的时候。

  获救

  “从地下出来胆子更大了”

  47岁的彭国华,面色黝黑,臂膀宽大,脚上一双黄胶鞋,四周磨得开了边。山里比镇上凉,他穿着背心,里面还加了一件棉布衫,整个身体显得更加敦实。

  2008年地震之后,他被报道为“史上最牛矿工”,一度被人们称为“传奇”,他并不这么认为,“啥子传奇哦,也就是命大而已!”

  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矿山的山洞里准备填充炸药,11米深的洞,80厘米高、80厘米宽,地震发生后,洞口坍塌,他被困在了洞中。坐在洞里,头靠着膝盖,手表秒针滴答走着,在洞里听得格外清晰,每隔三个小时,他就要看一次时间。

  5月12日下了一场雨,雨水从泥土中渗出,他把头盔摘下来,接满了水,小口喝着。5月15号,铲车声音惊醒了他,他吼叫着,半个小时后,铲车发动机声音消失了。16号这天,铲车声音又一次惊醒了他,同样,声音很快消失在山野。彭国华把揣在身上的卫生纸吃了,连尿液也喝了下去。

  5月19日下午4点,他听到了弟弟的叫喊声,他知道,获救了。“那天太阳很大,对面的山头模模糊糊……” 彭国华回忆,他那天喝了一袋酸奶,总算回过神来。

  四名上山的士兵碰到了他,用卫星电话联络总部,“遇到了一个被困7天的生还者”,随后又连夜用担架抬着他下山,送往当时安州区的一处帐篷医院。

  困在黑暗中这么久,会不会留下黑暗恐惧症?面对这样的问题,彭国华放下碗,提高了嗓门,“胆子更大了!一个人走夜路都不怕”。

  在茂县打工那两年,他每周放假都会骑三个半小时摩托车,从茂县回雎水镇,一路上山高峡深、鸟鸣声不时出现,夜里没有月光,摩托车一盏孤灯,穿行在山间,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一点不得虚火(害怕)”。

  胆子大了,看得也更开。今年正月,侄儿结婚、侄女出嫁、走亲访友,彭国华花了4000元送礼,一点儿没犹豫。“钱嘛,没得就挣,双手挣钱又不丢人。”他一时说得兴起,“以前买东西还要讨价还价,现在拿着东西就给钱,有钱干两杯,没钱吃烟灰嘛……”

  妻子文友会坐在一旁,埋头绣着鞋垫,不时抬起头看看丈夫,“差不多就够了哈!”彭国华心领神会,降低了声调,“当然,还是要存点钱哈,女儿才念初中呢”。

1 2 共2页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中工网首档民生科普类策划《未来已来》

    • 优势栏目

      智慧民生研究室

    • 优势栏目

      福州:大手小手关爱“星星孩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