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邻里坐一桌 家宴促和谐

2018-04-10 07:22:08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于丽爽

  您和邻居一起吃过饭吗?还是10多家20多口人,一家两道拿手菜摆了满满两大桌子。家住东城区景山街道钟鼓社区腊库胡同的居民就有这个福气。

  昨天,“腊库家宴”开席,坐在一张饭桌前品尝邻居们的拿手菜,切磋切磋厨艺,唠唠家常,说说胡同里的事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还能一起商议社区事务。

  顺子红烧肉、梅兰炖排骨、海燕大虾、大崔干烧鱼……昨天中午,腊库胡同16号院王素荣家里,像过年一样热闹。邻居们在各家做好了拿手菜,一个接一个端着进了王素荣家的客厅。

  不年不节的,腊库胡同居民为什么要在一起聚餐?这,还得从钟鼓社区“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品牌说起。

  钟鼓社区是个平房社区,有11条胡同,常住居民近1800户。住在胡同里,你家多占块儿地,他家水费少算了,居民间常有矛盾。“居委会主任一上班,天天调解矛盾。”社区副书记李友欣说。2005年,发挥老警察、老律师等“八老”居民的作用,钟鼓社区创建了“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品牌。从一件事一件事调解,到每月15日专业律师上门咨询,以及每月28日召开社区和议会,经过13年发展,钟鼓社区建立起居民矛盾调解机制,居民间的矛盾也少了。

  去年以来,街道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违建拆了,开墙打洞封堵了,新的问题来了:腾退空间怎么利用?绿化美化选什么花种什么树?胡同停车哪个方案好?都需要居民共同商议。怎么把居民调动起来参与社区事务?还得从拉近邻里关系开始。

  今年63岁的王素荣,退休前曾担任社区副书记,去年还应聘上了“小巷管家”,16号院的居民更是亲切地叫她“王院长”。多年群众工作经验让王素荣觉得,搭建一个让大家坐在一起、经常交流的平台最重要。去年腊月廿三,王素荣就张罗着组织了一次“腊库家宴”,邻居们一进了屋,说说笑笑就热络起来。熟悉了,再商量个事儿,就好说话了。

  复制上次的成功经验,这次家宴,邀请了附近5个院子11户25口人参加,覆盖了半条胡同。每家的拿手菜,都以居民的昵称冠名。

  “我和小不点、翟六、大崔,是发小儿,但难得有机会坐一块儿,更别说后来的新邻居了,就是缺乏沟通。”家住16号院、今年61岁的贾咏继说。屋外,春花正艳,胡同里正在进行环境提升施工。屋里,居民们一边吃着,一边讨论着门口拆违的空地怎么利用……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火到没朋友的“区块链” 广场舞大妈都聊上了

    • 优势栏目

      福州:大手小手关爱“星星孩子”

    • 优势栏目

      无人超市亮相长春 市民刷脸购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