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在震后废墟上重组一个家:我们是患难夫妻 更要彼此珍惜

2018-05-09 19:01:57 央广网

  央广网阿坝5月9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郑重)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把两个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家庭都震碎了。杨云青的妻子和刘明玉一生的积蓄,全都埋葬于那场灾难之中。

  此后,“愁眉苦脸”的两个人走到一起,决定重拾一砖一瓦,搭建一个新家。十年的时光,白了老两口的发,模糊了他们的眼睛,也暖了震后的生活。回望来时路,杨云青觉得,夫妻俩“都是从阴影中走过来的,结合到一起就要更加珍惜,彼此搀扶着往前走。”

  映秀老家,杨云青(前)和刘明玉(后)

  两顿饭

  看起来谁都不在状态,相亲的餐桌上一片沉默。

  刘明玉至今还记得,两家人第一次见面是在2008年11月12日,地震刚过去半年,但人们心灵的余震似乎仍在持续。

  当时58岁的杨云青就坐在对面,陪他来的是女儿和儿媳。但他面容沧桑,看起来很疲惫,头发好像一夜之间都白了,脸上也没血色。杨云青不怎么说话,似乎有心事。

  刘明玉此前在电视新闻里见过他。眼前的这个男人家在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夺走他家十口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地震发生后,他借来一辆吊车,在映秀小学挖出100多人,救出十几个幸存的学生。营救持续了9天9夜,刘明玉“一直在关注他的新闻,挺感人的”。

  两个人能坐在一起,也是机缘巧合。之前她和朋友聊天,提到过杨云青。没想到朋友认识他,知道儿女在给杨云青找一个老伴,也就促成这场相亲。

  那会儿在都江堰的刘明玉想着见见这个“映秀好人”,认识一下也是好的。当时49岁的她早已离异,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了十几年。打拼了大半辈子,她即将退休。儿子白手起家,经营的电脑铺也逐见起色。没想到地震来临时,房子和铺子瞬间被吞噬,一切归零。寄人篱下的她前路未知,终日忧愁。

  杨云青在地震中救人的照片

  简单的见面后,双方各自留下联系方式,此后忙于生计,再无交流。

  直到有一天刘明玉外出回家,看到落在家的手机上有几十个对方打来的未接电话,两个人才再次联系上。正当刘明玉为未能接听电话而自责时,杨云青打来最后一通——那一天,他来都江堰办事,想请刘明玉吃顿饭。如果最后一次呼叫没能接通,他就直接回家。

  现在想起来,刘明玉觉得“我们还是有缘分的。”那天两个人一起吃了顿火锅鱼。聊天中,刘明玉才真正了解杨云青。这个震前家中有两台吊车、两栋楼房的“土老肥”,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成了“穷光蛋”,但他还在帮着别人。

  自家的吊车被压毁,他跪着求来一辆,开到小学救娃娃。那些因震致残的孩子,他挖出来后一直给予后续的照顾。政府发来的5000元救助金,当时一无所有的他给家人留下一半,剩下的捐了出去。震后他拒绝别人送来的吊车,换成一辆消防车,捐给应急不便的映秀镇。

  “他对外人都那么好,救那么多人出来,付出那么多,我觉得肯定会对家人好,可以作为后半生的依靠,不是经济上的依靠,而是情感上、关心上、爱护上的。”刘明玉心想。

  一个家

  2008年底,寒冬,刘明玉第一次来到杨云青家。两个人一起到映秀山上的公墓,祭拜杨云青的亡妻。墓地前,杨云青不知如何开口,刘明玉却显得“大方得体”,对他的亡妻说:“袁姐,你安心去吧,现在我来替你照顾好二哥和孩子,你放心吧。”

  这句话让杨云青认定这个“有善良心的女人”。地震后,他感觉整个人就像大病了一场,“一下子什么都没了”,精神状态也不好,还曾差点想不开。儿子和女儿决定给父亲找个伴,“毕竟身边有一个说话的人,有一个陪伴的人,日子要好过些。”

  刘明玉曾向杨云青提出自己的担忧:“我们都一无所有,如果要走到一块,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他的回复是:“没事的,我们共同来面对。”刘明玉觉得“这句话可以,有担当”。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汶川地震十周年】映秀花开

    • 优势栏目

      【热点关注】配售成风,药酒可以这么卖吗?

    • 优势栏目

      “禁修车”的锅 不该让治霾来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