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日趋年轻化:折射健康焦虑-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生活

养生日趋年轻化:折射健康焦虑

2019-02-22 10:45:22 陕西日报

  

  

  2月19日,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的华润万家Blt精品超市内,保健食品种类繁多。 记者 马黎摄

  拿到体检报告的王鑫在看到7项异常指标后,立即上网下了一笔大订单:钙片、蔓越莓胶囊、辅酶Q10、护肝片……这笔订单足足花掉了她近半个月的工资。“为健康投资,我觉得值得!”2月19日,王鑫对记者说。

  说起保健食品,大家首先会联想到老年人。其实,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了“朋克养生”,即一边过着不规律的生活,一边通过保健食品进行补救。曾经抱怨父母购买保健食品的年轻人,也正游走于保健食品的“江湖”之中。有数据显示,90后比50后更加热衷保健食品,他们的购买量已经达到约50%。年轻人成保健食品消费“新力量”

  

  

  

  在西安北郊一家外企工作的90后林琳是一名保健食品忠实爱好者。每天,她都至少要服用三四种不同品牌的保健食品,pola美白丸、Swisse护肝片、MoveFree骨胶原维骨力片……如果晚上吃多了,还要再来一杯青汁。

  从柜子里琳琅满目的进口保健食品里挑选几粒合适的吃下去,已成为林琳的惯例,也是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在林琳看来,保健食品或者能帮她补充胶原蛋白,或者能缓解加班带来的疲劳,或者能帮助调理肠胃……保健食品是她开启“美好一天”的重要一步。

  林琳发现,周围有不少人也在服用保健食品,大家还会时不时地相互交流使用感受。“你看,我最近吃了胶原蛋白,皮肤都有弹性了!”“我最近睡眠比以前好多了,多亏了睡眠片。”每当这时,林琳也会加入其中。“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保健食品发挥了作用,但我现在确实离不开保健食品了。”林琳说。

  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不仅推动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保健食品市场的稳步前行。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约1200亿元发展至2020年约1800亿元。众多医药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保健食品市场,海外保健食品商也加速在华布局。

  2018年天猫平台“双11”活动榜单显示,在最受欢迎的进口商品品类中,保健食品位居第一。在天猫“双11”进口品牌top榜中,澳大利亚保健食品品牌Swisse位居榜首。除此之外,top榜上的10个品牌中,有3个是保健食品品牌。

  与老年人有所不同的是,对“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年轻人有着自认为更加科学的判断。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研中,41%的被调研者认为国外的保健食品更好。天猫国际数据显示,进口保健食品消费者中,80后、90后年轻人占比高达60%,其中80后约占36%,90后约占24%。养生日趋年轻化

  

  

  2月19日,在咸阳师范学院上大三的武飞飞,在保健食品专区挑选自己需要的产品。 记者 马黎摄

  “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我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林琳说,对于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保健食品除了保健功能,同时也充当了一种心理安慰剂,成了抚平焦虑的“神器”。吃了外卖,来两片;熬夜了,来两片;没时间锻炼,再来两片……毕竟,与坚持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相比,服用保健食品要容易得多。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林琳一样试图通过服用保健食品来改善自己健康状况的年轻人不在少数。2019年1月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96%的公众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在对自身实际健康情况进行评分时,只有10%的公众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可以达到9分至10分,同时,90后群体的健康自评分最低,仅为6.6分。

  诚然,在学习和工作节奏加快的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健康问题。保健食品的购买热潮,折射出年轻人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焦虑。有调查结果显示,接近95%的白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饿了么“医药健康”频道为期3个月的医药咨询数据显示,有63%的90后用户曾咨询脱发、生发问题,有48%的80后用户关注肠胃健康问题。同时,基于减肥、美容等需求,含有胶原蛋白、葡萄籽、蔓越莓等成分的保健食品非常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此外,运动营养型保健食品也逐渐向大众消费人群靠拢。

  有专家表示,年轻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前“养生”,这是好的信号,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保健食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反映出,现代人已经从能吃饱向均衡营养摄入、利于身体健康的饮食方式改变;从有病治病向提前预防转变。但是,如何科学理性看待和服用保健食品值得我们深思。专家:身心健康不能依赖保健食品

  

  那么,年轻人到底需不需要吃保健食品?如何正确服用保健食品?2月19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中心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刘怡欣。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它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正常人只要饮食全面均衡,就能满足身体基础的营养需要。如果做不到均衡膳食,以至于缺乏某些营养成分,那么可以适量补充一些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类型的‘膳食补充剂’。”刘怡欣说。

  “首先,保健食品的宣传功效只是在少量人群研究或者动物实验研究中有效,缺乏大规模人群临床试验,很多功效只是初步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商家往往夸大功效,并鼓吹其具有强大的研究理论基础。其次,很多商家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到保健食品显著的效果,在其中违法加入药物成分,却又以‘纯天然、不吃药’等作为营销噱头。这种情况在减肥、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食品中比较常见,是‘挂着保健食品的头,卖着药品的肉’。”刘怡欣说,这种违法添加的药品会损伤身体健康。

  年轻人对保健食品普遍存在3个误区:保健食品价格越贵越好;保健食品吃多了对身体好;保健食品能治病。刘怡欣认为,选择保健食品时,适合自己最重要。比如维生素补充剂,药店里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就可以;过量服用保健食品会增加肠胃以及肝肾负担,出现毒性反应;保健食品的某些功效性成分能够调节人体机能,例如起到一定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最多只是充当辅助治疗,无法代替药品治疗。

  对于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朋克养生”,刘怡欣认为,这是一种明显的本末倒置。“朋克养生”只是年轻人在追求享乐同时的一种自我安慰,想靠这种做法来弥补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损害,无异于自欺欺人。

  “想要保持健康,营养是关键,运动更不能少。”刘怡欣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中提出了六点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记者 马黎 实习生 李冠芸 尚倩玉)

  今日评说 理性对待保健品

  

  今年央视春晚小品《“儿子”来了》,生动再现了假冒伪劣保健类产品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危害,大家在捧腹大笑之余,也多了一些对保健类产品的思考。这些“三无产品”无一例外都是打着保健的旗号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但许多老年人依然痴迷于此,无论儿女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

  保健食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老年人的“专利”,但事实上,近些年保健食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所接受。年轻人强大的购买力,也助推着保健食品市场快速扩容。

  保健食品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民生的大问题。

  一方面,保健食品市场的繁荣,反映了全民对健康的关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通过均衡营养、健康饮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市场的繁荣和购物方式、渠道的不断丰富,则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了便捷。

  另一方面,乱象丛生的保健食品,也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生活百态。一些老年人选择保健食品,是因为亲情缺失导致的孤独感、无助感,而判断力的缺乏导致保健食品骗局屡屡发生。年轻人选择保健食品,一些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和推介,还有一些是因为对健康的焦虑无处排解,想通过保健食品来慰藉心灵和改善身体状况。

  毋庸置疑,选择正确、合格的保健食品对于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它针对的是特定人群。如维生素、矿物质缺乏者,可通过在一定时间段内食用一定剂量的相应保健食品予以补充和改善。

  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一旦人们患病或者出现疾病发生的先兆,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求医问诊,而不是寄希望于保健机构或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只是具有辅助改善的功能,一切宣传具有治疗功能甚至无病不治的保健食品都不能够相信。保健食品也不能代替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饮食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以保健食品代替日常饮食,无疑是舍本逐末。

  目前,保健食品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在政府相关机构的监管下,保健食品市场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保健食品并非“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它对特定人群具备一定的功效。当确实有需要时,可以在咨询医生或其他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后,科学选择、适量食用。保健食品也非“灵丹妙药”,食用了假冒伪劣或者不符合自身身体状况的保健食品,对身体健康将有害无益。

  真正的身体健康,不能仅凭一粒保健品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体育运动、充足的休息和放松。离开这些,再多再好的保健食品也无济于事。比服用保健食品更为重要的是,到阳光下、到田野里、到运动场上,放开脚步、放飞心情,让身体动起来,怀着愉悦的心情跑向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马黎)

  如何正确选购保健食品

  现在,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有的保健食品被宣传有多种功效,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让消费者无从辨别真假。那么,如何正确选购保健食品?记者采访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为消费者支着。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须经国家或省级保健食品管理部门审查批准,获取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并在包装中使用天蓝色专用标志。

  保健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不能替代药物。消费者应科学、理性看待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对于声称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

  选购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

  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在药店、超市、专卖店等具有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特别要注意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也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

  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注意其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和产品禁忌。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的说明书上。如果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含有以下表述,消费者则需要提高警惕:产品为祖传秘方;承诺“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最高科技”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

  购买保健食品时,要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上的产品相关信息,做好“四不”: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不要购买标签或说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

  防范保健食品非法营销

  保健食品的非法营销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租用宾馆、酒店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进行保健食品非法营销;二是通过组织旅游等方式,在旅游车辆或旅游景点进行非法宣传、销售;三是通过免费体验,登记体验者信息,继而电话推销、送货上门等方式进行非法营销;四是通过媒体进行健康讲座宣传的方式,夸大产品功效,进行非法营销。以上几种非法营销普遍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部分产品存在假冒伪劣、价格虚高、涉嫌欺诈等问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也可拨打电话“12315”进行举报。(记者 马黎 实习生 李冠芸 尚倩玉)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19春节黄金周

    春节即将到来,不少人在期待着假期的同时,也开始担忧自己的钱包:给长辈的红包、给晚辈的压岁钱、准备年礼……

  • “他乡·故乡”直击2019春运

    2019年春运临近,12月23日,2019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铁路部门增加运力,出台多项措施方便售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票买、买票方便。

  • 中工民生跨年特别策划:“稳稳的幸福”

    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用“心”温暖社会。烟火人间,他们是无名之辈、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稳稳的幸福却浓缩着整个社会的生动写照。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九部门发文: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铁路加开列车 应对新一轮春运客流高峰

    元宵节后,各地学生流、务工流叠加,给春运“后半程”增添压力。各部门守好安全底线,做好运输服务,应对新一轮客流高峰。

  • 妈祖蔗塔

    每年正月期间,莆田市延宁宫内都会展示由当地人制作的妈祖蔗塔,蔗塔总高5.3米,净高4.2米,用去皮甘蔗切成小块叠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守护怀衡铁路安全的“佩奇”

    • 优势栏目

      武汉五芳斋第31届汤圆节开锅 江城三镇市民“赶集”元宵节

    • 优势栏目

      “我们在一起”元宵喜乐会:趣味活动传递温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