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须接地气-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居家

农村垃圾处理须接地气

2018-04-25 11:21:54 光明日报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逐步深化,广大农村日益现出一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喜人新气象。但毋庸讳言,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等现象在我国农村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部分乡村的“脏乱差”,不仅与农民对宜居环境的期盼有较大落差,而且也制约着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的健康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本应是乡村的主打色。因此,科学、妥善地处理好农村垃圾,成为眼下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不过,如何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而非停留在口号层面,仍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对于农村垃圾处理,我们应当放眼世界,充分借鉴海外的先进经验。在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循环利用方面,瑞士是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相关法律法规完备细致,对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均作了详尽的规定。不过,瑞士的城镇化程度较高、城乡差别不大,居民开着车倒垃圾的场景随处可见。因此,若不顾国情上的差异,一味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国外方法,就有南橘北枳之虞。

  在我国农村,广大群众虽有心保护环境,却未必知晓该从何做起。有鉴于此,垃圾分类方法理应做到简单易行。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比如,浙江省金华市采用“两次四分法”,形成了长期可持续的资源化利用模式。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农民兄弟一看就会。第一步,将垃圾分为“会腐烂”和“不会腐烂”两类,投入由政府给农户发放的两个垃圾桶。第二步,将“不会腐烂”的垃圾分为“好卖”“不好卖”两类,由县里统一处理。可见,对于生活、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而言,实在的方法比响亮的口号更管用。

  作为系统工程,垃圾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单靠地方政府或村(社区)一方的努力显然是杯水车薪,单靠设置一种收集、转运或处置的好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治理问题。农村的生活有农村的特点,如果在垃圾处理方面盲目推行适用于城市的方法,农民不可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感到舒适。因此,以城市带动农村,为后者提供创新技术的支持和保障,使两者达到协同治理,才能高效地处置生活垃圾。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相应提升垃圾处理的标准,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则应循序渐进,不能为了所谓的“成绩”增加农村、农民的无谓负担。简而言之,只有采用接地气、重实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推进我国农村垃圾处理不断发展。

  将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百姓富与生态美就将形成有机统一,这是农民的期盼,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仰望星空,也应该脚踏实地。处理好农村垃圾,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作者:系文汇报评论员)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你有多久没牵妈妈的手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

  • 智力生活周报严选

    中工网首档科技民生类资讯服务,提供发生在过去一周的精准洞察。

  • 智慧生活研究室

    中工网首档智能生活类专题策划,提供智能时代“可互联”、“可交互”、“人性化”的消费类报告。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火到没朋友的“区块链” 广场舞大妈都聊上了

    • 优势栏目

      福州:大手小手关爱“星星孩子”

    • 优势栏目

      无人超市亮相长春 市民刷脸购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