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工地更智慧 为建造业唤回年轻人-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时尚

科技让工地更智慧 为建造业唤回年轻人

2018-11-02 07:22:10 中国青年报

  当人们的生活被数字化、信息化深刻改变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建筑行业也开始“小步快跑”,改变传统粗放模式,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

  有人形容,建筑工业化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将超越秦砖汉瓦和钢筋混凝土这两次人类居住建筑建造方式的革命。近日,以“科技带动创新 精益建造品质”为主题的中国建筑业新技术交流与观摩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专家齐聚天津,探讨科技给建造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到工地去。”中建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技术中心副主任李云贵提到整个建筑行业后继无人的一个严峻现实。他举例说,一个工地在劳务高峰期同时能有1万名建筑工人,但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不到5%,“我们要为下一代从业人员准备好他们愿意从业的工作环境。”

  更智慧的工地 要让新一代年轻人愿意留下

  这番话在现场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共鸣,科学技术成为改变未来建筑工地样貌的“手术刀”。李云贵认为,那应该是新一代年轻人喜欢的模样,“应该是工业化的、信息化的、智慧的。”

  改革开放40年,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与此同时,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率也成为建筑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建筑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景万谈到,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建筑行业应顺应世界形势,加快转型升级的改革步伐。

  目前,智慧工地已经在探索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工地深度融合,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人、机、物等各个核心系统结合起来,让工地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运行,最终实现智慧建造、绿色建造和精益建造。

  景万说,“唯有以科技带动创新,以精益建造带动品质提升,我们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千里眼”让工地更安全

  点开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工地现场情况,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管理,如今远程监控、物联网、云平台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如同“千里眼”和“顺风耳”,保卫着建筑工地的安全。

  在中建三局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项目施工现场,分布在工地全场的36个摄像头给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装上了一双“千里眼”,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监控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实时查看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同时支持多画面切换、定时录像、视频抓拍、历史回放、截图和视频下载等功能。

  被称为“火眼金睛”的“火眼系统”,也在工地里亮相了。通过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它最快可在火灾视频图像出现的10秒之内,准确地发现火焰或烟雾,同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相比于传统的感温或感烟探测器长达几分钟的探测时间,这为及时发现并扑灭早期火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塔吊等安全事故多发的大型区,配置了塔吊吊钩可视化系统和塔吊防碰撞系统。通过安装在吊钩上的摄像头及传感器,实时监测塔吊各部件的位置状态、荷载物重量,让塔吊司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可随时查看吊钩状态,当交叉作业的相邻塔吊距离小于报警设定间距时,塔吊会进行自动报警甚至自动断电,从而避免塔吊发生碰撞。

  “为保证危险区域的重点监管,我们还采用了安全巡更系统。”项目安全总监彭攀拿起巡更棒到设定的安全巡更点进行感应确认,巡查信息便被传输到远程电脑端,可实时监控巡更人员巡查情况,确保危险作业点位不漏查。

  有意思的是,工地现场还有“VR安全体验馆”,工人们可以戴上眼镜,身临其境感受电击、高空坠落、脚手架倾斜等10余种安全生产事故情景。彭攀说,“这种虚拟化沉浸式的VR体验,比起说教式的安全教育,让工人能够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BIM是建造质量管控“大管家”

  可以把眼下在智慧工地上广泛使用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比做工地质量标准管控的“大管家”。

  项目质检员颜丹在项目地下一层车库巡查时发现,4-7区基础承台附近箍筋距离不符合规范。于是他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并通过手机App上传至BIM5D平台。平台随即自动生成整改通知,并推送给该区域负责人,由其完成整改,并将整改后的现场照片上传到平台,整改完成信息随即反馈给颜丹。

  这样无纸化、移动式、高效率的质量管理过程,就是项目应用BIM5D平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次生动体现。“BIM5D平台为项目搭建了一个信息数据库平台,现场发现的质量隐患可以通过手机端实现‘任务发起-隐患整改-整改后验收’的闭合管理流程,并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项目质量的薄弱点,提升了现场质量管理水平。”项目技术负责人王二龙介绍。

  BIM技术贯穿在项目设计和建造的全周期,正在从根本上提升项目整体质量水平。技术人员解释说,该技术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先通过专业模型搭建与BIM出图,进行各种综合碰撞检查,规避施工专业之间的碰撞与矛盾,优化专业间接口,减少返工与成品破坏,实现一次完工、一次成优。

  以传统消防管道的安装为例,从前只能在建筑主体结构完工且拆除临时消防管道之后进行安装,但有了项目前期的BIM深化设计,在奇虎360项目上,就实现了在主体结构施工同时安装正式消防管道,避免了临时消防与正式消防转换间的消防真空期,缩短工期的同时,节约成本。

  绿色工地 更干净、更节能、更高效

  走进正在施工的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绿色,驶出的车辆干净整洁,空气中没有刺鼻的灰尘。

  “推行绿色建造,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周鹏华说。项目部在未作业的施工面全部实现绿网覆盖,在施工面四周布置移动雾炮,两侧裸露土安装喷淋系统,撒上麦种,形成有效绿化,彻底治理裸土扬尘。

  值得一提的是,喷淋系统通过GPRS移动数据网络与现场扬尘检测、视频监控相连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当现场颗粒物浓度出现异常,预警功能就会开启,管理人员即可通过手机终端远程启动围墙喷淋系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降尘,实现对现场扬尘污染的防控和治理。

  为避免车辆带尘通行造成污染,项目还对传统洗车槽进行改进,使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当车辆通过洗车槽时,并联动力系统开始抽水,通过多角度喷头装置冲洗车辆,冲洗泥水顺排水沟回流至三级沉淀池,经过净化后对车辆再次进行清洗作业,从而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洗车槽抽水泵采用红外感应系统实现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根据车辆大小可以调控出水量,更有效地利用水、电资源。经测算,运用该项目,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在天津的8个项目一年可创效330余万元,该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大楼内侧,一条从上到下贯穿全楼层的黄色管道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智能化垃圾处理系统,通过它,大楼各楼层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可以一步外运到位。”项目副书记田泽利介绍,该系统可以实现固液分离、垃圾投料口联动报警、空中垃圾箱存满自动报警,干了以往10余名清洁工干的活,垃圾归类还更合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彭焕 金康 高锦芬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教授因魔性解读古诗走红 网友:课堂上的一股泥石流

    • 优势栏目

      医药威客做不走 卖大数据助他起死回生

    • 优势栏目

      坚守太行山深处30年的教学“夫妻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