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织密铁路网:边陲“末梢”正转变为国际铁路“枢纽”-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交通

云南织密铁路网:边陲“末梢”正转变为国际铁路“枢纽”

2018-11-27 14:40:28 中国新闻网

  图为有百年历史的滇越米轨铁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供图

  中新网昆明11月27日电 题:云南织密铁路网:边陲“末梢”正转变为国际铁路“枢纽”

  作者 缪超 张伟明

  改革开放之初,云南仅有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两条干线铁路,出入物资运输往往“一车难求”。与云南铁路打了30多年交道的袁剑27日对记者说,他记忆最深刻、最艰难的一次装车:在货场守5天5夜才等到空车。

  40年后,云南铁路从米轨到准轨、再到高铁,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再到动车,不断织密铁路网。昔日中国铁路网的边陲“末梢”正逐渐转变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

  袁剑是云南昆明一家物流企业经理。今天,他只需在手机APP平台上动动手指,告知铁路营销人员装车计划,公司的货物就能安全、及时运往目的地。袁剑说,“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铁路线路愈多、运输速度愈快、服务水平愈好。”

  图为昆明火车站内停靠的高铁动车和准轨列车。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供图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中老铁路玉溪至磨憨铁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供图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境内高山深谷纵横,自古以来交通闭塞。铁路出现后,逐渐改变这一状况。早在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运营让云南与世界联通;新中国成立后,成昆铁路、贵昆铁路相继建成,加强了云南与中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联系。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活跃起来,云南原有铁路运力逐渐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袁剑回忆,“最初,我们通过铁路将云南的茶叶发往湖南,需求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常常要去货场守候空车。”

  1997年,云南出海大通道南昆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云南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后来广大铁路、大丽铁路、昆玉河铁路等又相继建成。近年来,随着沪昆高铁、云桂铁路、昆楚大铁路等的开通运营,云南迈入高铁时代。

  截至2017年底,云南铁路营业里程达3681.7公里,较2012年末增加1062.3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2595.4公里,复线里程1283.9公里,复线率达34.9%。云南铁路已基本淘汰老式“绿皮车”,客车旅行时速提升2.5倍。

  “后来我们的运输货品不断增加,有矿石、化肥、瓷砖等。随着云南新通车铁路线越来越多,货物目的地遍布全中国。”袁剑告诉记者,“在此过程中,铁路也在不断提速,促进了物流快速发展。”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统计,目前,云南每分钟有200人选择火车出行,其中高铁100人;每天运输货物近35万吨,其中,出省物资7.7万吨。刚刚过去的金秋十月,完成旅客发送482.5万人,单日旅客发送最高突破30万人次,然而1978年云南铁路准轨每月发送旅客仅为50万人,增长近9倍。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让该省成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省份之一。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先后开行昆明至荷兰鹿特丹、昆明至乌兹别克斯坦、昆明至越南海防等中欧中亚班列,组织咖啡豆、医疗器械等云南特色商品远销国外。

  本月26日,云南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吕兵在会上介绍,目前,中越铁路通道实现境内段全线准轨化,连接缅甸的大理-瑞丽、连接老挝的玉溪-磨憨两条铁路正在加快建设,连接缅甸的第二条中缅铁路通道临沧-清水河、经缅甸连接印度的芒市-猴桥两条铁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昔日中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正逐渐转变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袁剑表示,“期待跟随铁路的互联互通,开拓南亚东南亚物流市场。”(完)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江苏盱眙:发展观赏鱼养殖 调结构促增收

    当地发展观赏鱼养殖面积600多亩,观赏鱼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观赏鱼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户收入的新增长点。

  • 甘肃张掖出现沙尘天气

    甘肃省张掖市出现沙尘天气,当地气象台于16时45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甘州区、高台、临泽、山丹将出现沙尘暴天气。

  • 青海民和:撂荒地成了致富田

    刚刚经过大雪的滋润,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的后山上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覆膜机从山间的田地上缓缓驶过,卷起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跨越千里来看“我”

    • 优势栏目

      “雪龙”号驶入南大洋浮冰区

    • 优势栏目

      贵州榕江: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娘子军”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