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开学后在校仍需戴口罩-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娱乐

北京:中小学开学后在校仍需戴口罩

来源:北京晚报
2020-08-15 16:40:53

  8月29日起错峰开学 空中课堂同步上新

  中小学开学后在校仍需戴口罩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昨天,市教委发布一系列开学防疫措施。秋季学期,本市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将分批分类开学。开学后,各校施行相对封闭式管理,中小学通过错时上下学、划定1米等候线等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开学后,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不接触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

  中小学幼儿园错峰开学

  与往年9月1日统一开学不同,今年,中小学、幼儿园将错峰开学。

  8月29日,小学一年级、初一、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开学,8月29日至8月31日,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年级进行3天入学教育。9月1日,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年级开学。9月7日,小学二、三、四年级开学。9月8日,各类型幼儿园大班、中班开园;9月11日,各类型幼儿园小班开园。

  李奕解释,按照“先中学、后小学,先起始年级、毕业年级,后其他年级”的顺序梯次开学,主要考虑各学段起始年级先开学,有利于迅速组建新集体,建立有效畅通的家校联系,稳固各项健康监测和防疫防控措施,同时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初三和高三年级面临毕业备考,高二年级涉及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首批开学,有利于做好衔接过渡,复习诊断,缓解师生家长焦虑。

  开学后,中小学、幼儿园整体运行约3周,迎来国庆节中秋节长假,相关运行情况及措施可利用假期调整完善。

  在校期间坚持戴口罩

  依据市教委的要求,开学后,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不接触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

  李奕解释,相对于社会面,学校防疫坚持更高标准。考虑到北京有过疫情反弹的经历,学校采用相对高一些的防控标准和要求。而且9月后北京的气温会逐步降低,学生佩戴口罩可以有助于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他传染病。

  幼儿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入园身份识别和非幼儿园师生员工入园登记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园。教职员工和幼儿活动范围及规模会进行必要限制。幼儿园恢复正常保教活动安排,不开展跨年级、班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空中课堂同步上线新内容

  新学期,中小学仍将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供给探索。魏旭斌表示,开学后,中小学各年级课程将在空中课堂同步上线,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课堂随时切换、无缝衔接。

  一些因特殊情况无法返校的学生,学习进度也可以确保和在校生一样。

  本市将加强空中课堂建设,并制定教育教学的应急预案,目前方案正在报送过程中。

  境外返回师生严格管控

  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魏旭斌介绍,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健康宝“绿码”返校报到。中风险地区师生员工,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持健康宝“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宝“绿码”返校报到。

  同时,各校会加强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出京返京情况监测,落实“晨午晚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缺勤人员要及时追访上报。各校要加强后勤物业员工关心关爱与健康防护,注重对相关企业配餐送餐人员监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刘冕

  高校生返校后“非必要不出校”

  北京晚报讯(记者刘冕)今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和新生报到。市教委表示,高校学生返校核酸检测费用由学校支付。

  按照相关要求,开学后,高校仍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实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筛查、师生员工校园生活轨迹全程可追溯。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寇红江说,倡导学生“非必要不出校”,确有需要,可以申请出校,学校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简化学生出校申请审批程序,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高校要加强家属区与学生学习生活区的物理隔离。高校要将部分因特殊情况不住校的学生纳入校园防控体系,建立工作台账。

  200余线下培训机构申请复课

  北京晚报讯(记者刘冕)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8月10日,市教委明确,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向审批机关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恢复线下课程和集体活动。截至昨天17时,本市已收到2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的申请。

  李奕表示,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复课也是全社会复工复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满足防疫的标准和要求。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当中,符合条件的机构在完成整改后将陆续恢复线下课程。

责任编辑:李学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