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休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 天使日记-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娱乐

方舱医院休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 天使日记

来源:中国之声
2020-03-11 15:47:0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中国之声《天使日记》第四十二篇,记录“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日常,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2020年3月9日,武汉,天气阴

  我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护士孙梦妮,今天早上8点卸下盔甲,走出武展方舱医院,收到了好消息,方舱下午就要关门大吉了,剩下的34名病人将分别转入医院和隔离点。同事们在群里调侃我:“关门小公主果然名不虚传,把武展方舱也关上门了”。

  其实,从疫情开始之初,我就一直向医院报名上前线,把3岁的孩子送回乡下,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老公买好了速冻食品和方便面。2个月时间,我做了4次CT,3次核酸,但因为是皮肤科护士,也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小,老是排不上第一梯队。

  终于,2月29日,接到武展方舱的支援通知,我兴高采烈地去体检,当时还自我调侃,3月5日才开始上班,如果这次我还没去就又关舱了,那么我请求领导把我派去金银潭医院,我来让他们“关门大吉”!

  到了上班的日子,终于把我练习了无数遍的防护服穿脱流程认认真真地做了。方舱最高人数达到1600多人时,护理姐妹们那时该多么繁忙啊。

  在这个关门的日子里,方舱中的患者从我身边走过,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但我能感受他们脸上的笑容。

  2020年3月9日,武汉,天气小雨

  我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师刘欣,今天是我在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支援的第19天。

  今早进舱交接班后,我和战友们一人一个大喷壶,开始了消杀工作。患者杨叔叔说:“刘欣,你今天上早班了啊,就说昨天没见你带我们练八段锦。”“杨叔叔,等我们打扫完病区的卫生,咱们就开始练。”话音刚落,病区里6名年轻的患者马上过来帮忙,拖地的拖地、扫地的扫地、消毒的消毒,不一会病区过道就干净整洁了。

  在我们的带领下,大家跟着口令音乐开始做中医养生操。虽然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动作看起来不方便、不协调,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热情。

  患者一天天在好转,明天,我们将把最后一批患者转走,方舱医院就要休舱了,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2020年3月9日,武汉,天气小雨

  我是武汉市汉口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刘玄林,今天是我加入抗疫一线的第51天。我非常的高兴,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呼吸7病区17床的一位中青年女性患者今天终于康复出院了!

  时间回到1月26日,我清楚的记得,刚入院时,她持续高热,体温持续在39.7℃左右波动,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胸闷、喘息不适,病情危重。患者情绪也十分低落,时有哭泣,几乎崩溃。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患者内心的惶恐与煎熬。我们根据她病情的变化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予以心理疏导,及时疏导她消极的不良情绪,树立一起努力战胜病魔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病情逐步好转起来,今天听到她康复出院的消息,我很欣慰!

  2020年3月9日,湖北孝昌,天气小雨

  我是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护士,我叫潘晨。

  2月5日8点整,我来到感染科支援。支援期间遇到了一位老爷爷,医生通知需要为他做动脉血气分析,我跟老爷爷解释并取得他的配合,紧接着进行了动脉血液的抽取。

  穿戴着各种防护用品无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弯下身的那一刻我的面屏上因为布满了雾气导致视线模糊,手套太厚也很难准确判断动脉最强的搏动点,我十分紧张。在抽取过程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老爷爷很疼,但他一声不吭,还一直安慰我说他没事他不疼。我的眼眶湿润了,此刻他才是最需要被安慰的人,但他却反过来安慰我。

  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半个多月后,他的身体也在逐步好转。

  2020年3月9日,武汉,天气阴

  我是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护士吴晶,今天是我来武汉一线的第20天。我们支援的医院是武汉肺科医院。在武汉期间,每一天都在和生命赛跑。

  一天晚上9点多,一名重症患者突然胸憋,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增快。我立即与同事们开始边检查急救装置、边安抚患者。

  我永远不会忘记,患者一边用双手扯着衣领,一边大喊“医生护士救我!”,此时患者已出现面部、嘴唇青紫,剧烈摇晃着两侧的床档,如溺水一般挣扎。

  “连接装置”“设置参数”,我们一边握住患者求救的双手,一边安抚患者,“没事没事,你看,我们都在你跟前,氧气也调好了,呼吸机也在旁边,你不要怕!”

  15秒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恢复。惊心动魄的15秒,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生命太脆弱,15秒很短又很长,这也是我们在一线每天都在经历的故事!

  2020年3月9日, 武汉,天气小雨转阴

  我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刘芳,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26天。在武汉,我亲眼见证着新冠肺炎疫情从危急转向平稳,每个人的脸上都慢慢洋溢出喜悦的希望。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患新冠肺炎的老人。这位老人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呼吸道疾病,常年需要就医吃药。她开始对治疗方案和用药产生质疑,对自己的病情也变得更加紧张焦虑。这位老人的情况属于很明显的安全感缺失所出现的严重的焦虑情绪。经过心理干预治疗,老人的情绪终于有了很大地舒缓。

  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所房子,里面有着最柔软和脆弱的地方,一旦经历“风雨”,也许房子就会坍塌,人们也会受到伤害。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善良的人们心里重建一座温暖而更加坚固的房子,帮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有更多抵御“风雨”的能力和希望。

  总台央广记者:钱成 凌姝 雷恺 贾宜超 张晶 李楠 陈庆滨 贾立梁 张兆福

  临汾台:方言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