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驰援武汉医生:深夜值班,每一次抢救都是“生死时刻”-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娱乐

广东驰援武汉医生:深夜值班,每一次抢救都是“生死时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2-04 13:16:25

  医护人员在值班 赵明 摄

  中新网广州2月4日电 题:广东驰援武汉医生:深夜值班,每一次抢救都是“生死时刻”

  作者 蔡敏婕 张阳

  2月3日凌晨过后,在武汉市汉口医院的呼吸科病区里,有几个身影仍在忙碌,其中包括来自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3位值班医生。从2号傍晚7点进入病区后,按照该院医疗队队长、重症医学科内科ICU(南院区)主任王吉文副教授此前为他们每个人分配的工作任务,呼吸内科陈茗副教授、黄林洁副教授和重症医学科邹子俊主治医师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医护人员在值班 赵明 摄

  深夜时分,很多病情较轻的患者已经安然入睡,但有一些重症患者,由于病情比较复杂,需要24小时的密切关注。三位医生对患者逐个进行床边查房,了解他们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黄林洁副教授细心地记录病情,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便后续接班的值班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一目了然。面对极个别由于病情重,情绪烦躁的患者,他们三位医生还不时走近病人身边,处理病情,开导病人和家属。

  “医生!快来看看这位患者……”听到呼叫声,四位医生赶紧跑到43床查看一位女性患者。此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医生们立即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看着这么严重的病情,患者的儿子很着急,一直询问母亲的病情。患者丈夫一言不发、眉头紧皱,看起来十分疲惫。

  有10多年ICU工作经验的邹子俊主治医生,经历过许多抢救患者的“生死时刻”,他对于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也十分理解家属此刻的心情。他以专业的角度耐心地告诉家属,目前转院很危险。陈茗副教授也对家属解释道,结合目前的治疗经验,高流量吸氧是最佳治疗方法。安抚好家属后,由于人手不足,陈茗副教授和邹子俊主治医生值班期间更换了三次氧气筒,给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很快,患者的血氧逐渐稳步上升。到交班时,在高流量吸氧情况下,患者的血氧能达百分之九十。此时,家属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并对医护人员连说了好几次“谢谢”。

  另一位70多岁老爷爷,晚上血氧突然掉到了百分之五十几,而且呼吸困难、喘得很厉害,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三位医生立刻对患者进行抢救,为他加强了氧疗,很快老爷爷的血氧升到了百分之八十八。“其实这样的血氧依然非常危险的,但老爷爷还不断安慰我们,说他已经感觉好一点了,让我们去抢救别的病人,不舒服再叫我们。”邹子俊主治医生说,看到老爷爷这个样子,大家的心里都备受感动和鼓舞,齐齐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在那之后,几位医生继续密切关注老爷爷的病情,就目前最好的条件给他治疗和支持。“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就是给医护人员最好的礼物,也给予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在病房里,常看到医患之间互相鼓励,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个加油的动作,这些情景都让我们觉得很温暖。”医疗队队长王吉文副教授表示。

责任编辑:郭丽娟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