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尕玛:全情山水9年 心系澜沧江源-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萨尕玛:全情山水9年 心系澜沧江源

2019-12-07 10:20:00 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12月6日电题:萨尕玛:全情山水9年 心系澜沧江源

  新华社记者李亚光、张大川

  青藏高原,澜沧江源地区。牧民萨尕玛连续9年坚持徒手攀岩,登上800多座大山,只为突破身体极限,在高处一览家乡的壮美!

萨尕玛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一处山峰上眺望远方(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萨尕玛今年29岁,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觉拉乡杂荣村。父亲为他取名,意为“大地星辰”,他度过的时光,仿佛命运的最初注脚。

  自小学习唐卡绘画,他的审美视角极其专一而独特。别人注重人物和造像精修,萨尕玛却总心系山水,着重描绘唐卡背景中的花草树木和野生动物。

  2010年在家乡的一次外出采风,让萨尕玛首次意识到眼见的真实,远比唐卡更加美丽。那一年,国家在昔日发生生态退化的三江源地区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天蓝”“水清”“草绿”的美景逐步复归。

  放下画笔走出去,看着天上自由翱翔的雄鹰,萨尕玛常想象着在高处博览大地盛景。

萨尕玛在攀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一处山峰(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2011年夏季,瞒着所有亲友的萨尕玛鼓足勇气,用了整整3天时间,徒手攀岩登上杂荣村从未被征服的第一高山。

  在海拔超过5800米的岩峰峰顶,他看到3个天然形成的湖泊“天池”,如绿松石一样澄净。当日天好能见度高,上百平方公里的澜沧江源全貌尽收眼底,震撼之美让萨尕玛流下热泪。

  自此,他扛起相机,背着近100斤的大背包,每年超过300天辗转于山水之间。

  一开始住在野外,身边出没的野兽常让萨尕玛心悸难眠。后来,他渐渐辨出金钱豹、雪豹和草原狼的不同叫声,一点点模仿,每一次呼号,都引来山间群兽此起彼伏的回应。

  “现在一点都不怕了,它们已经认识我了。”萨尕玛说。

  日日快乐如斯。9年来,萨尕玛不知不觉征服了家乡862座大山,顺着汇入澜沧江的溪流一路而上,他找到273处位于雪山冰川间的水源。在山下水旁,他用五彩画笔绘制精致的图案,写上环保标语,表达对自然最朴素的痴恋。

  萨尕玛很珍视眼前美好的一切。每次上山,他包里都是沉甸甸的干粮;每次下山,装满的都是从各处随风飘来的垃圾。

萨尕玛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一处山峰上观察动物(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与山水全情对话的9年间,萨尕玛用相机拍摄了家乡507种野生植物,记录了18种野生动物和16种鸟类在最自然状态下亲昵、捕猎、玩耍的瞬间。

  对照藏药医典等传统书籍,萨尕玛还记住了每一种野生植物的名字和药效,每当在山上受伤或风寒,他大多可通过自制草药自我治疗。

  2017年,萨尕玛决定将多年来的所见所感所学作为礼物,分享给更多人。他花上万元自费整理山水、植物、鸟兽的照片,印成厚厚的生态保护图鉴指南。

  萨尕玛还用近1个月的时间,将杂荣村及周边水文地貌制成4平方米的沙雕模型,请全体村民参观,依照他们对各自牧场的记忆进行后续微调。

  萨尕玛制作的模型中,囊括了他曾到达的所有地点。骑马围着当地实地走一圈,则需要整整5天。

  记者在杂荣村看到,山岩耸峙,天高地阔。发达丰沛的水系,封冻后泛着清亮纯净的蓝色光芒,色彩之丰富,轮廓线条之多变,宛若油画。

萨尕玛行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一处山峰上(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见到萨尕玛时,他刚从山上下来,披头散发,皮肤黝黑,像个“野人”,连村民都很难相认。

  萨尕玛对此毫不在乎:“我是人类的孩子,也是江源大地的孩子,如今这幅外表,与自然多了共鸣。”

编辑:郭丽娟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火焰蓝”这一年

    2019年11月9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缔造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

  • “望蟹兴叹” 莫让“纸螃蟹”愚弄消费者

    媒体调查发现,很多蟹券存在货不对板、店家跑路、标价虚高等问题,有的人历时两年都未能成功提货,对"纸螃蟹"这种异化了的礼券经济,其隐性危害不容小视,有必要保持警惕。

  • 聚焦北京垃圾分类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明年5月起开始施行。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宾馆和餐饮企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温暖送给农民工

    进入冬季,天气日渐寒冷,中铁上海局合肥建设工地开展 “关爱农民工、冬日送温暖”活动,向奋战在生产一线的345名农民工及家人送来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让他们感受到冬日的温暖。

  • “拐杖村医”石志利40载行医录

    12月2日,石志利在北京市房山区东瓜地村卫生站为村民看病。石志利在北京市房山区东瓜地村卫生站拄拐行走。

  • 来中国“学种地”的“洋学生”

    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校区的实验室内,来自冈比亚等非洲国家的学员在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018年9月10日摄)。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自助服务平台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 优势栏目

      义乌启动“第六代”小商品市场建设

    • 优势栏目

      钢梯铺宽“悬崖村”致富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