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妈了!-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妈了!

2019-04-15 21:47:01 北京晚报

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妈了!

31年前她的出生创了纪录 今天她的宝宝出生同样引人注目

  31年前,张丽珠教授怀抱着刚刚降生的萌珠。

  今天上午,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的儿子在北医三院顺利降生。

  今天上午8时34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手术室内,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降生了。这是个身长52厘米体重3850克的男孩。如同当年妈妈出生时一样,他的出生同样引人注目——因为他的妈妈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当然,与宝宝相比,郑萌珠的知名度更高,出生31年来,她始终在公众的视野中,时而清晰,时而浅淡,但从未走远。

  “没成形就是明星了”

  31岁的萌珠,留着一头短发,说起话来直来直去。她经常说,“我就是西北的一条汉子。”1988年3月10日,萌珠在北医三院出生。用萌珠自己的话来说,“我还没成形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1987年,当萌珠作为一个胚胎被植入妈妈的子宫时,就得到了北医三院妇产科上上下下所有医务人员的重点保护。

  萌珠的妈妈郑老师婚后10多年一直没有怀孕,检查发现是因为幼时的一次结核菌感染造成了输卵管堵塞。执着的郑老师来到北京,在西站巧遇了同样因为不孕问题来北京就诊的刘先生一家。“我现在还记得他是黑龙江人,他们夫妻俩带着我们一起来到北医三院看病。”命运就是这么神奇,这一趟行程,终于圆了郑老师要当妈妈的梦。北医三院彼时正在进行试管婴儿科研,这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年: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已经在英国诞生,她的缔造者、“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中国大陆的医务人员一直在默默努力,国家启动“七五”攻关项目,由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担任组长。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终于在1988年3月10日迎来了第一个试管婴儿。

  “可漂亮了!”郑老师还记得在手术室里,医生将体重3900克、白白净净的萌珠抱给她看的场景。郑老师决定在女儿的名字中要表达对“恩人”、中国大陆“试管婴儿之母”、北医三院妇产科主任张丽珠教授的感谢,于是她给女儿起名叫萌珠。

  毕业后到北医三院工作

  萌珠是在后来的课本里见到了自己“萌芽”的过程。小的时候,萌珠经常到北京来,5岁、10岁、20岁的时候都曾经来过北京。萌珠的老家在甘肃的一个小村庄,她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知道了自己的“特殊”,街坊四邻也都知道她的不同,但是村里人依然特别喜欢萌珠,从来没有觉得她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大学毕业后,萌珠来到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工作,她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

  有时候萌珠在诊区走过,有眼尖的患者会认出萌珠来,“你是第一个试管婴儿吧。”萌珠总会连连否认,“不是不是,您认错人了。”萌珠说,倒不是因为要否认自己的身份,而是怕在狭窄的环境中引起关注,会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每年北医三院生殖中心也会有很多进修医生,他们认出萌珠后,常常会找萌珠合影,每次萌珠都非常配合。

  辅助生殖技术后来居上

  30多年来,北医三院生殖中心一直在关注萌珠的成长。刘平教授是和萌珠最熟悉的专家之一,萌珠特别亲地称呼她为“娘”。试管婴儿技术起步时,刘平是张丽珠老师的研究生。萌珠出生的当天,刘平也守候在手术室外。之后,“逢五逢十”的试管婴儿联谊会,也是刘平负责联络工作。30多年过去了,萌珠的“娘亲”刘平早已是生殖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而那个刘平看着长大的孩子今天也“升级”成为妈妈。

  同样在成长的还有试管婴儿技术:当时中国大陆的试管婴儿技术比国外起步晚了将近10年,但一直在努力追赶;最近10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影响力的医学论著,并且参与了多个国际生殖领域指南的制定,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目前,中国辅助生殖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本报记者贾晓宏/文 阎彤/摄

  资料图提供:北医三院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广西东兴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次逾350万

    4月12日,越南游客在广西东兴口岸办理入境签证。截至4月11日,广西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次总量已达353.71万。

  • “鸟叔”的白鹤情缘

    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有位拍摄白鹤的摄影爱好者名叫潘晟昱,人称“鸟叔”。他与白鹤的情缘已经持续了12年,他用镜头见证了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点逐步恢复的过程。

  • 木壶“守艺人”

    家住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岩潭村的桂雪是安徽省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壶艺术的技艺传承人。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305家机构共筑自然教育实践平台

    • 优势栏目

      高铁精准对接航班时间 助旅客零距离换乘

    • 优势栏目

      “坚强男孩”火中救奶奶被烧伤 临沂高新区干部职工捐款救助献爱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