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履行生命承诺 25次捐献熊猫血-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韩冰:履行生命承诺 25次捐献熊猫血

2018-12-16 07:49:06 北京青年报

  现年41岁的韩冰已经有逾20年的献血经历,早已成为北京血液中心“爱心之家”的“老人儿”。他拥有着稀有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二十多年来,志愿献血超过百次,总献血量达到5万毫升。2016年,韩冰荣获无偿献血年度卓越成就奖。

  韩冰5年共为薛莲献血25次

  “小薛莲已经在去年……去世了。救助了五年,没想到还是这样的结局。”坐在眼前的韩冰眼眶泛红,以缓慢的语速讲述着他和小薛莲之间跨越5年的故事。

  2013年,时年仅4岁的江苏女童薛莲因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救治。第一次化疗后,小薛莲的血小板急剧下降。血小板过低,容易引发颅内出血,致死率极高,而小薛莲的血型又是稀有的熊猫血,医院没有库存。薛莲病危!生命告急!

  万幸的是,在徐州爱心组织的帮助下,薛莲的家人联系上了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进而联系到了当时还是某出租车公司的“的哥”韩冰,听到薛莲家人的描述,他二话不说,在电话里承诺: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给小薛莲捐助供血。

  为履行对小薛莲做出的承诺,韩冰几乎随叫随到,有时候半夜爬起来到血液中心去给小薛莲献血。身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作息时间不固定,往往是一边接着输血管,而另一边韩冰已经呼呼大睡了。有一次,韩冰正拉着活,接到了薛莲父亲的求助电话,眼看着到目的地仅有半小时的路程,先送客人再去医院,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韩冰认为,“生命不能等”。他简单跟客人解释了一下,拒绝了客人递过来的车费掉头直奔医院。“我的工作是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工作没完成,不能收费。”

  从2013年到2014年,薛莲在北京治疗的两年,是韩冰献血最为密集的年份,共献血9次。到2017年,韩冰共为薛莲献血25次。薛莲的父亲说,这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但她身体里流着的都是你的血了!就让她叫你干爸吧。就这样,韩冰收下了这个身患重疾的干女儿。

  总献血量达5万毫升左右

  2001年韩冰加入了北京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无偿献血组织。但与献血结缘,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的韩冰年仅二十岁,在青岛北海舰队服役。一次,在经过路边的采血车时,战友半开玩笑地问:“敢献血吗?”韩冰二话不说就上了采血车,却意外得知自己是罕见的O型RH阴性血,“当时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呢,血型跟别人不一样。”

  当他知道自己这种血型极为珍贵,被称为熊猫血后,就积极参加献血。在部队的四年,他志愿捐献了六次全血,献血量共计2400毫升。2001年,他转业回到北京后,加入了当时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北京市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稀有血液志愿者。

  加入“爱心之家”,是韩冰于无形之中对社会的承诺:只要有需要,我一定志愿献血。 2012年,在小薛莲之前,韩冰持续救助时间最长的,是给一位当时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一年间志愿献了七次成分血。

  二十多年来,韩冰志愿献血超过百次,总献血量达到5万毫升左右。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概占到人体体重的6%~8%,韩冰的总献血量相当于10个体重为70公斤的成年人血液量的总和了。

  志愿献血不为名利

  除小薛莲外,韩冰在血液中心献血与病患都是背对背的,关于病人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情况都是通过血液中心的老师得知的。

  长期的志愿献血,韩冰的收获,除了数不清的献血证和红大褂之外,还有很多人的侧目与不理解。“有的人说,他能献血那么多年,指不定从中捞到了多少好处呢。”对此,韩冰的母亲,一位70岁的北京大妈这样说,“其实,一个家庭里但凡有一个人得了重病,都是天塌了一样,有多少人为了治病,砸锅卖铁。咱们在这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怎么还能再去挣钱呢。”而韩冰的解释则是“生命大于天”。

  谈到这个话题,韩冰笑了一下,讲述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有一天,韩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血虫”,“他说有个孩子需要献血,给我2000块,问我去不去,我当时就给他拒绝了。”挂完电话没多久,韩冰又接到了爱心之家打来的电话,让他献血,韩冰赶过去在血液中心献血的过程中得知,这两个电话都是为了同一个孩子献血。“做这件事我不为钱,要不然,这些年下来,我早发财了。”

  2016年6月14日,世界无偿献血日,韩冰见到了另一位自己曾经献过血的病患。韩冰当时给她献血的时候只知道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再次见到时,这位病患不仅康复,而且已经结婚生子了。“特别高兴,”说到这里韩冰又笑了,眼角的皱纹堆积起来,“希望我献过血的病人都能好起来”。整理/本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将再次“以国之名”,悼念死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

  • 聚焦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 面对“科学狂人”,法律应提前归位

    11月26日上午,人民网深圳频道发布一则消息:首例免疫基因的婴儿在中国诞生了,一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商业服务能工巧匠亮绝活

    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总结汇报会上,卢振英展示中药切片技术。 本报讯(记者 马婧)烹调师、育婴员、药师、美发师……

  • 公号转发黑猫警长图片被索赔10万

    近日,一位自媒体博主发文称,因为一篇阅读量只有18次的微信文章,他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告上法庭,索赔10万元。

  • 40年,舌尖上的改变

    民以食为天,从百姓餐桌上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吊装竞赛场上的指挥家

    • 优势栏目

      深莞警方协作打击整治跨区域违法犯罪

    • 优势栏目

      退役士兵班明璇:最舍不得的是那身绿军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