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活到药品上市的那一天”——聆听晚癌患者的心声-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我要活到药品上市的那一天”——聆听晚癌患者的心声

2018-12-12 13:46:44 湖北日报

  “曲线”求药绝处逢生

  在被确诊为肝癌的瞬间,肖先生的世界就像翻了一个跟斗,茫然、无助,迷失了方向。

  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急切地进行两次介入栓塞后,肖先生的病情并无好转迹象。去年底,复查发现,肝脏内肿瘤有变大趋势。

  “恐怕熬不过6个月。”面对医生的坦诚,肖先生的妻子不甘心,从海量的医学前沿杂志、国际网站中查寻救治方法。

  23个日夜的煎熬,一种名为“钇90”的肝癌治疗药进入视野。这是一种只会放出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跟放射治疗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伽马射线不同,β射线对组织的辐射距离最远不到10毫米、平均则为2.5毫米。也就是说,钇90通过微球植入人体后,对于周边2.5毫米以内的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而超过此范围影响力就递减,故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细胞伤害性相对较少。它的放射能量在植入人体1周后会自然衰减掉84%,两周后剩余不足3%,对周围环境与人员的辐射伤害可降到最低。

  钇90微球已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其中包括世界公认最为严苛的美国食药监局上市前批准。然而,遍寻各大医院,肖先生却得到一个致命答案:暂未引进。

  为了抓住生机,肖先生和妻子决定前往香港。在那里,这项技术已无壁垒。

  今年2月,在健康顾问公司的帮助下,肖先生入住香港一家医院。次日,他接受了钇90治疗前最为关键的模拟测试。

  测试非常成功!长久的悲观顿时消散。钇90的正式治疗异常顺利:第一天,植入;第二天,扫描;第三天,结果显示,微球体均匀地分布在肝肿瘤血管里。肖先生当即出院。

  两个月后,复查显示,肿瘤已大大缩小。

  这并非个案。晚期肝癌患者刘先生也有大抵相同的悲喜轨迹。在香港接受钇90放射疗法后,其最大肿瘤体积缩小2/3,两个稍小的结节已消失。

  “关山”阻隔峰回路转

  赴港治疗的成本无疑是昂贵的,至少30万元医疗费,还有食宿、交通、陪护等隐形费用。“在与死神的赛跑中,我们好歹赢过了这场无声比赛。”深切感受到死生转换的肖先生,暗自庆幸。他坦承,对于绝大多数肝癌患者而言,赴港治疗是个“奢侈品”,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没有扎实的人脉关系,诊疗只能望洋兴叹。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内脏,没有神经,不会疼痛,很多肝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末期。每年,我国因乙肝导致肝硬化、肝癌而死亡的患者约26万人。

  在武汉,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肝癌患者,他们最渴盼的是能找到配型成功的供体,以尽快接受肝脏移植。这家承载着全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移植”总量1/10的机构,也回避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仅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够等到救命的肝脏,绝大多数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死神的悄然降临。“这是一个不忍触碰的现实。”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主任医师、教授周福祥表示,曾对钇90有所耳闻,如果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能够引进,或许能让那些不能手术的患者多一种选择。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与北京协和医院毛一雷教授,一直致力于把钇90微球引入中国,造福更多肝癌患者。然而,全球仅有的两家钇90生产企业,并不着急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药企远大医药已跨出国门,成功收购这两家中的一家,获得钇90微球的所有权。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上市。

  “药之落差”期待补缀

  钇90微球的峰回路转,抛出另一个残酷的现实。

  武汉同济医院一位治疗癌症的专家坦言,我国人口众多,病例很多,所以在一些细分的医学领域,医疗技术并不比国际先进水平差,甚至有些技术能够独步全球,但必须承认,在癌症治疗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药。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国对单抗新药的研发比较落后;另一方面,进口抗癌药的审批流程较长。因此,市面上的主流药物基本是在国际抗癌药专利过期后仿制的,治疗效果也稍逊一筹。

  据相关机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在2010年至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同期49种新药仅有6个在中国上市。

  随着国人对抗癌药需求的增多,去印度求药、海外代购屡见不鲜。

  两年前,武汉女孩小欣为了给患乳腺癌的母亲求得一种名为“帕妥珠”的靶向药,多次前往香港,或请人从印度代购。然而,费尽周折买回来的药,只能在家偷偷注射。

  事实上,自主购买的抗癌药若无医生指导使用,始终有风险,且疗效大打折扣。“真希望我们最终能在国内医院,用上救命药。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撑着,活到药品上市的那一天。”在中南医院肝胆研究院病区,患者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希冀和企盼。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崔逾瑜 通讯员 魏薇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将再次“以国之名”,悼念死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

  • 聚焦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 面对“科学狂人”,法律应提前归位

    11月26日上午,人民网深圳频道发布一则消息:首例免疫基因的婴儿在中国诞生了,一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首届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政产学研各界代表汇聚一堂

    • 优势栏目

      300张老报纸勾勒改革开放40年

    • 优势栏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体量最大的配套工程封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