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新时代:结婚都是奔向幸福 离婚背后又因什么-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婚姻新时代:结婚都是奔向幸福 离婚背后又因什么

2018-11-21 07:17:49 中国青年报

  换人不如换思维

  每一对来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离婚的人士,最先面对的是婚姻咨询师。这些政府聘请的第三方机构人员每天要面临婚姻最不堪的一面,以至于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他们在相当大的基数上,看到了每个家庭如何选择。

  刘婕每周有一天时间来此办公。大厅里隔出一片半开放领地,两张圆桌,几把椅子,冷漠的、激动的、愤怒的、尴尬的两个人走来,有人吵闹砸东西,死拖活拽对方,说今天不离婚回家就活不了了。

  刘婕的工作是审核材料,如果看到这段姻缘还“有救”,她便会调节,一天之内,劝回了几对。

  “从一些细枝末节就能分辨,有的人没有任何肢体上的交流,能看出其实早就分开了,离婚只是个手续。”刘婕说。

  戴璟和刘婕是同行,她是上海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曾在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工作。与在婚姻登记处驻守的咨询师不同的是,戴璟的客户是主动掏钱找来的,以求解决婚姻家庭上的问题。

  一个家庭走进咨询室,一打眼,从坐的位置就能评估关系。有些三口之家,孩子坐当中,父母坐两边;有的孩子跟父母中的一方坐一起;有的父母坐一起,孩子坐角落;还有家庭成员散坐的。

  “入座的距离跟家庭关系有关”。戴璟说,坐中心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维系,也是问题的集中。孩子想跟父母保持距离的,往往呈现学业上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散落的家庭成员呈现疏离的状态,每个家庭成员可能都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下子来了6个人,一个大家族的矛盾。

  刘婕发现,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出轨、债务问题、父母干预、对子女教育理念不同以及家庭暴力。她见过一个案例,“女方吃定男方”,权力斗争不平衡。男方父母瘫痪在床,他的全部经济来源是做网约车司机。女方在家里闹离婚,把所有东西都拿走,最后只剩下那辆车,也要拿走。

  这片天地有人性的种种不堪,也有闪光时刻。婚姻走到最终,会迈过很多的坎。那次,刘婕只问了一句“你孩子8岁,为什么要离婚。”女士就哭了。她观察到协议书里男方把所有财产留给女方。刘婕说人到中年,把婚姻打碎,相当于重整了一次。男士也落了泪。“打动我的是人到中年的不易和心酸。”刘婕说,“每个人在离婚的关口,都挺脆弱、迷茫的。”

  人们对婚姻咨询师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人的肢体语言显示,咨询师的话一句没听进去,完全屏蔽了外界。刘婕有时逗一下小孩,也是拉近关系的技巧。有的时候她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听着。

  那位基层法院的法官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调解,各打五十大板,是一种传统的老娘舅式的做法。“事实上,尤其是现在,人的自主意识很强,我凭什么要改,你凭什么要改?我只有真心想爱你、想挽留你才会改变。我们的‘夕阳红’调解队伍也许会那样(各打五十大板),这是他们跟我们的不同之处,老同志们的调解经验相当丰富,并且有年龄、资历的优势,他们用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当事人信服,他们的调解工作和我们的审判工作是可以互补的。人本来是独立自主的,有自己的想法。人家真的不想跟你过了,你强迫人家跟你过干吗?”

  以前,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大厅张贴过一则故事,劝人回头,名叫《婚姻如橘》。讲述的是妻子如何向第三者交代丈夫的喜好,事无巨细,最终丈夫感动回头的故事。

  “临床中,发现做婚外情咨询的人,早年父母的关系也不良,很多婚外情会在代际中传递。”戴璟做了七八年婚姻咨询,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伤的“遗传”。

  “个体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烙印深,不易察觉。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代的恋爱、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中还会遇到,让人陷入巨大的恐惧。”

  戴璟接触的家暴个案,原生家庭里,也有家暴史。大龄未婚问题,除了社会已知因素外,也有原生家庭的原因。如果大龄男女一旦识别到家庭需要他,很多人出于忠诚感会放弃自己的婚姻,比如多子家庭中,其他孩子都结婚了,会有一个自觉扮演陪伴父母的角色,“就像祭品一样,没有办法完成独立分化的过程。”

  人们在谈婚论嫁时,常说要找个“三观合”的。戴璟认为,三观不过是从原生家庭习得的,人要找的是自己熟悉的那类人,“人不会随随便便爱上谁,其实在找另一半时有个模板,我们总是被一类人吸引。”

  她的客户以85后、90后居多,受过高等教育,一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些做婚姻咨询的人士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外遇,其次是育儿的分歧,有“丧偶式育儿”的,或者完全交给保姆,双方谁也不管。

  碰到外遇的情况,戴璟会评估二人对离婚的决心有多少。一般到这里来咨询的,至少有一方是不想离婚的。她会做原生家庭的访谈,分别询问夫妻二人是什么原因导致外遇发生。有的妻子认为丈夫事业开始发展,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心态。丈夫则觉得妻子索取太多,跟那个女生在一起很轻松。

  “很多人用离婚和外遇来解决自己亲密关系的难题,其实是延后了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伴侣来解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两个带着需求的人相遇,没有意识到对方可能满足不了,一遇问题,就说三观不合,“应该发展一些能力去弥合两人之间的差异,不要把期待放在伴侣身上,把自我功能修复更好,换人不如换思维。”

  由团北京市委等机构所做的北京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显示,超六成女性不愿“为孩子而不离婚”。

  离婚必然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戴璟说,离婚后爸爸说妈妈不好,妈妈说爸爸不好,孩子最爱的两个人互相诋毁,会使孩子的自尊水平很低。等到孩子长大恋爱时,典型的反应是一旦亲密关系达到一定亲密度,他们就想逃跑。

  她还发现,如果没有处理好,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年龄很容易停留在父母离婚时。她建议,父母要对孩子解释清离婚的原因。让孩子意识到虽然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在了,但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孩子最大的担忧是,我失去了父母对我的爱。”隐瞒、回避和强烈的冲突会影响下一代。

  另一个极端是,妈妈过度与孩子紧密,爸爸变成家庭的边缘人物。“比如儿子与母亲粘连太紧,对孩子的性心理、个体成长影响很大。要么在青春期愤怒地推开母亲,要么放弃自我成长,跟母亲相伴相依。”戴璟说,这样的家庭,父亲没有行使功能,“不是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就算做了好爸爸。”

  戴璟在加拿大交流,当地学生读大学要自筹学费,“没有中国家庭紧密的支持性,也没有粘连的关系造成压力,和脱不开身的无奈感”。

  中国家庭“盛产”“妈宝男”,上一代人与子女的家庭缺乏界限,代替孩子做第三代的父母。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军将父母称为年轻人婚姻的“第三者”,“很多人没有所谓兄弟姐妹,遇见问题时,排解的唯一方法就是跟父母讲。然而,父母又绝对站在自己孩子这一方,一般父母牵扯进来就没有余地了,问题反而会升级。”

  我们这一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结果直接在婚姻中试错

  父母事事代替子女,却没有教会他们最基本的爱的能力。一些客户告诉戴璟,没有看到父母是怎么保持亲密关系的,怎么去表达爱是过往经验上的空白。

  他们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不能早恋”等原因情感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在经营婚姻上缺乏指导。完成高等教育、大学一毕业便开始遭遇亲属催促结婚的压力。缺乏经验、部分父母的强势干预,年轻人大概难以练就挑选伴侣的火眼金睛。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结果直接在婚姻中试错。”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曾直言,“当下,我国各个行当都讲究岗位准入证,做保姆、钟点工都要培训。遗憾的是,唯有两门最重要的职业例外:做夫妻和做父母,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学历教育。”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不一定等同于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他们还需要这个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戴璟说,应该在心理层面认识到,为什么要生孩子,夫妻双方是不是能达成共识。

  更年轻的一代干脆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他们没有办法忍受婚姻带来的不确定感,不以婚姻满足个体的需求。”也有人20多岁,处在职业发展的时期,要求暂缓亲密关系。

  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晚婚现象明显。2013年以前,20~24岁在办理结婚登记的人群中占比最多。过去5年,比重最多的年龄段变成25~29岁。

  2016年腾讯“当下中国人婚恋现状”调查了5万名受访者,约七成后悔结婚(女性高于男性)。另一项调查里,61.2%的受访者有“恐婚”倾向。

  单身人士不愿为了不尽如人意的伴侣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或生活方式。离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在政府的角度看来,离婚意味着一个生产单位被分割,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夫妻离婚前后的争吵矛盾、围绕财产子女分配展开的斗争博弈,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另外有很多研究结果指出,有子女的夫妻一旦离婚,对子女负面影响极大,不仅无法让他们在未来成为高效的生产者,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治安隐患,影响他人高效生产。

  2016年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武昌区婚姻登记员熊玲工作9年来,多次以“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等借口拖延离婚手续办理,挽救了500余对濒临破裂的婚姻。同一年,“离婚冷静期”开始试点,有网友诟病这是限制婚姻自由。

  在美国,离婚要经过6个月的等候期;英国法律规定,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作出离婚声明后,必须经过9个月的反省与考虑期,如果离婚申请人和当事人都还认为婚姻无法维持,才准许离婚;在韩国,申请离婚的夫妇如有子女,必须经过3个月的“熟虑期”,无子女缩短为1个月。

  张笑迎工作久了,便觉得跟谁过日子都一样,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看人能不能看清自己。谈恋爱时有激情的调味剂,人们察觉不出什么。等走到婚姻,很多琐碎的事情,性格不合才慢慢体现出来。

  “就像医院看多了病人可能也会麻木,我对婚姻没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憧憬,想要什么婚姻,我们看得清楚。”

  刘婕看到很多来离婚的人带着隐忍和坚毅,选择去承担,离婚是有意义的。那些带着怨恨、不舍、不甘和不得的人,还不如留在婚姻里。

  戴璟认同电影《不见不散》里的爱情,“好的婚姻一定是能够放下期待,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能力解决问题,虽然吵过很多架,但愿意待在关系中,一生磨合。”

  咨询师的工作让她在来访者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很高级的爱非常打动我”。见到了生而为人的喜怒哀乐,找到人类共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她有一位男客户,有了事业,有了孩子,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崩溃,外遇,离婚。新女友是生意上的伙伴,相对独立,让他轻松。

  他频繁地来咨询,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放下前妻,离婚后才真正明白爱的是谁。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结婚时,两人在大学校园,她穿着白色的婚纱,回眸望他的那个笑容。那时他们都很年轻。

  记者 杨杰

1 2 共2页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人人网、开心网...那些见证一代人青春的“网红”产品都消失了

    • 优势栏目

      广州公交车司机大佬疾恶如仇擒小偷

    • 优势栏目

      七旬翁和他的鱼鹰部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