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刻不容缓-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刻不容缓

2018-08-29 07:47:01 北京青年报

  今日社评

  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刻不容缓

  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电子产品)的普及,另一个是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遏制中小学生视力下降趋势,应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能取得综合防控近视高发的实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习近平指示有关方面,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相关报道见A3版)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小学生和初中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其中四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18.6%、10.4%,男生分别为16.4%、9%;八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24.1%、39.5%,男生分别为22.1%、31.7%。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学生视力问题的高度重视,显示了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眼睛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是什么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教育界、医疗界、政府部门等有关方面就此做了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对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很有帮助。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电子产品)的普及,另一个是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这个结论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用眼行为的实际情况,遏制中小学生视力下降趋势,就应当从这两方面原因入手,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能取得综合防控学生近视的实效。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成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对这一点人们几乎没有不同的看法,而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上,一些儿童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造成视力乃至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切和警惕。相较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其他形式使用电子产品,玩网络游戏对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来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蛊惑性和成瘾性,一般中小学生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络游戏的“俘虏”,单靠自己很难完全摆脱“网瘾”,有的中小学生因深陷“网瘾”不能自拔,甚至酿成人身伤亡悲剧。

  鉴于此,一些地方和学校采取了“给家长布置另类寒假作业:删除王者荣耀”“学生在校期间禁用手机,沉迷王者荣耀、吃鸡等成瘾性、暴力性网络游戏,一经发现将砸机并做劝退处理”等措施。这类措施未必全都可行可取,但充分凸显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沉迷网络游戏损害学生视力问题的极端严重性,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起草的《实施方案》提出,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学生等都负有“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责任。而在具体实施中,有关方面还应当就限制学生接触网络游戏,依法查处成瘾性、暴力性网络游戏产品违规违法发行推广等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以增强综合防控和协同治理效果。

  我国学生近视高发和低龄化趋势加重,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而且影响中国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所以说“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刻不容缓。各级各地有关方面都要关心、支持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重载铁路桥梁转体创“新高”

    • 优势栏目

      浙江洞头“一元食堂”为老人传递幸福“滋味”

    • 优势栏目

      2018阳光少年成长营闭营仪式在京举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