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的风向标: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图)-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长江生态的风向标:中华鲟永续生存成为可能(图)

2018-04-23 13:30:15 经济日报

  人工繁殖中华鲟放流对于中华鲟野生资源具有系统性补充作用。图为4月14日,在长江宜昌段放流点,人们正在把一条条中华鲟放归大海。 本报记者 刘 慧摄

  中华鲟:长江生态的风向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保护中华鲟,对于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深远意义。中华鲟保护已经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一张名片,是加快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

  4月14日,长江流域第60次中华鲟放流活动举办,500尾中华鲟被放归长江,它们将顺江而下,用近20天时间游进大海。监测结果显示,30多年来,累计有500多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其中游到长江口的超过50%。但是,随着水生态的恶化,每年洄游到长江繁殖的中华鲟数量少之又少。

  中华鲟保护刻不容缓

  中华鲟是中国独有的古老鱼类,和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大约1.4亿年前就在地球生存并繁衍,是长江里的旗舰物种。作为洄游鱼类,中华鲟有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它们生在长江,长在大海,十几岁到达繁殖年龄,又长途跋涉,返回故乡产卵。

  在湖北宜昌,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能在长江中看到中华鲟,现在却难觅其芳踪。据介绍,长江是中华鲟唯一的自然繁殖地。

  “酷捕滥捞、环境污染和水上事业的无序发展是导致中华鲟濒临灭绝的主要因素。”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孙志禹认为。长江里存在的“绝户网”、电炸毒等残酷捕捞手段,导致鱼类捕捞量远远大于其正常繁殖数量。

  长江沿岸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化工布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污水、化工废水、化肥农药残留大量进入长江水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长江流域来往航船也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护中华鲟的责任。”孙志禹说,我国在建设葛洲坝、三峡工程的过程中,一直把中华鲟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近年来,三峡集团已经累计投入5亿元进行中华鲟的研究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价值也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孙志禹说。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每一个物种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重大损失,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中华鲟作为长江中的旗舰物种,具有生态风向标的作用,也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一旦被破坏,会引发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而且,中华鲟身上有生物进化的痕迹,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一旦中华鲟灭绝,它所在生物链里的其他物种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携带的生物信息也将不复存在。保护和拯救中华鲟,对于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深远意义。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火到没朋友的“区块链” 广场舞大妈都聊上了

    • 优势栏目

      福州:大手小手关爱“星星孩子”

    • 优势栏目

      无人超市亮相长春 市民刷脸购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