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十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民生头条

汶川地震灾区十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2018-05-09 19:14:07 中国新闻网

汶川地震灾区十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震后崛起的北川新城。 杨勇 摄

  中新网成都5月9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9日从四川官方获悉,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十年来,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7年底,39个国定重灾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是震前(2007年)的3.2倍。

  地震后,四川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北川新县城拔地而起,汶川、青川、都江堰焕然一新,映秀、水磨、汉旺等建成旅游名镇和工业新镇,汶川水磨镇荣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奖”。

  在离绵阳北川新城数公里外的安昌镇安乐路沿线,猕猴桃林、中药材种植园、藕田养鱼基地错落分布,由七大产业园构成的产业带已逐步形成。

  安昌镇镇长母贤斌介绍说,这几年当地按照“农业+旅游+西羌特色文化+电子商务”“产业党小组+公司+致富能手+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将土地资源搞活,另一方面引进或成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多管齐下,成效十分明显。

  此外,四川以成德绵为核心区域、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扎实开展全面创新改革,着力打造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10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并加大引才力度。2017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增长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汶川地震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近十年来,汶川地震灾区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石墨烯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

  在交通方面,四川实现了灾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水利、能源、通信、市政公用设施等功能全面增强。贯穿和辐射汶川地震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客专和广元至巴中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成兰铁路、川藏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和汶马高速、雅康高速、绵九高速等重大公路项目加快建设。

  中铁八局原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简称成灌快铁)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忠升介绍,成灌快铁是四川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铁路项目,也是成都的第一条市域铁路,在中国首次实现了快铁与地铁的无缝对接,技术上首次采用了自主创新的CRTS3型无砟轨道,国内首创自密式混凝土灌注,简优化了施工程序,节省了建设成本。

  在生态环境方面,汶川地震灾区实施生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地灾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生态功能逐步修复,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成土地岭、泥巴山野生大熊猫遗传基因交流的关键走廊带,卧龙、九寨沟、王朗等保护区还成为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完)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汶川地震十周年】映秀花开

    • 优势栏目

      【热点关注】配售成风,药酒可以这么卖吗?

    • 优势栏目

      “禁修车”的锅 不该让治霾来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