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班时,找个车位难死。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只为找个停车位。中午出去尽量不开车,怕回来车位被占。”因为停车,在郑州郑东新区CBD一家银行工作的小周,每天都苦恼不已。 “停车难”本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在河南郑州,“停车难”像慢性病,已经从市区狭窄的羊肠小道,蔓延到了作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窗口的郑东新区CBD。 在这里,宽阔的大马路上,常常是路面两旁停满了车,而投资6亿多元建成的几个地下停车场里,却有近一半车位是空的。 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尴尬?是硬件设施问题,还是整体规划不合理?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2.8万个地下停车位“集体遇冷” 郑东新区CBD本不该面临这样的景象—几乎每个路口都能看到“禁止停车、违者拖车”的提示牌,但每条路上都停满了车。讽刺的是,在郑东新区管委会、郑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等机构的门口,路边停靠车辆最多,不时有人上前疏导停车,否则就会造成交通拥堵。而且,“这辆车还没走,那辆车就闪着尾灯等着停靠”的场景,经常上演。 “没见交警,就停路边;交警来了,随即转圈。” 走访中,记者询问了多位在商务外环路边停车等候的司机,回答如出一辙。 上述景象,与下面这组的数字格格不入。 据了解,2010年,为解决CBD停车难问题,郑东新区累计投资6.5亿余元,在CBD商务内外环修建9座地下停车场。除了3号和5号地下停车场目前仍在建设中,另外7座地下停车场均已建好并于2011年11月全部投入使用。而7个地下停车场,停车位总数在2.8万个以上,停车位足够民众使用。 通常情况下,车多、车位少会导致“停车难”。但郑东新区CBD的“停车难”问题,与众不同。 据承包上述停车位的北京金地停车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春生透露,该公司管理经营的1、2、4号地下停车场,共有2600个左右的停车位,但平均每天只有一半车位会停上车,其余车位都是空着的。 “这一半停车位中,80%以上的停车位为地下停车场附近的沿街单位办理月卡、年卡所用。而临时进入地下停车场停车的,20%都不到。” 另一名停车场管理者也向记者证实:“地下停车场里每天空余的车位,至少有2400个,还有不少商场的地下停车位空着,足够大家用的。只是很多人宁愿占道停车面临被处罚的风险,也不愿到地下停车场里停车。” 地上“停车没位”,地下“有位没车”,怪现状是怎么出现的?